□本报记者 王婷
    到2020年,中国政府希望能够真正将中医药业带入一个不再如此尴尬的美丽新世界。
    近日,16部委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中医药产业本身提出种种规划,从中医和中药两个方面着手,培育和健全中医药理论体系、治疗体系、研发创新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
    处境尴尬
    目前整个中药产业的产值约700亿元,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前十名的中成药企业相加仅占有整个中成药市场的23.7%,中药饮片相对较好。2006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达到10.9亿美元,同比增长34.23%。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些产品都不是以药品的形式通关的,眼下中草药出口也备受贸易摩擦之苦;而这些地区又多具有几千亿美元的医药市场。
    中医药业有发展瓶颈,一是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所致,中医中药的标准规范难以制定;另外,从业人员和企业的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到了中医药的推广。
    “中医药实际上不仅是一门医学或者科学,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东西。”一位多年从事医药行业研究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他的言外之意,尽管学界、业界有着激烈的争论,但在其他药品子行业自主研发能力低的同时,中医药业还是被赋予了国人更多的自主创新药的希望。这一行业多年来“阴晴难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纲要》的提出,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医药业发展,或可视为该行业的破题之举。
    系统再建
    不论是中医还是中药,促其发展都是一件系统工程。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呼吁,要给中医十年到十五年比较宽裕的生存环境,让中医学能拿出更多像样的成果,包括医学理论、诊疗方法,亚健康防治,重大疾病防治和中医新药。
    事实上,中医治疗理论长期存在一些个人经验主义等问题,中医的诊治方法一直很难被标准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袁钟表示:“中医的长期发展至今还未步入自然科学的轨道,导致如今对中医的批评和质疑始终不断。其实,正像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应该学习中医的人文精神和沟通艺术一样,中医的发展业应该学习现代医学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两者的结合才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新的《纲要》主要也是以继承和系统整理为主来再建中医,其中提到要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还要促进东西方优势互补。另外,发展中医要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要优先发展中医临床研究,包括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中医药优势病种疗效评价与推广研究和中医药传承研究。
    解决产业化难题
    过去,国内中药企业同样要通过GMP生产质量认证,但必须要克服几大难关:中药多使用复方,一种植物可能含有成千上万种成分,中药又是将几十味植物一起使用,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其中哪一部分在起作用。而一种植物的生长地和环境又会影响到该种药材的成分,这就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种植和生产系统,中药农业处于起步阶段,这两者无疑会大大提高生产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创新。在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上也比较落后。中药在国内尚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更别说要通过美国的FDA等认证出口了。
    为解决这些问题,《纲要》提出,一方面是发展中药农业,搞绿色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以及产品的安全可靠性。第二是强调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要提高生产中药制品的工艺技术水平,推动其取得国际认可,便于出口。
    我国医药产业的重点子行业化学药,但其自主研发能力很弱,新药产出能力也很弱,普药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90%,而大部分国际医药制造业中却是专利药占据市场7成份额。在如此情况下,由于中医药业的特殊性,它自然被赋予了国人更多的自主创新药的希望。
    《纲要》对此也有阐述,其提到要促进中药新品研发,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特别提出,对中药的知识产权将有特别保护。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