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力
上调。
上调。
上调。
当货币政策遭遇太多钱的时候,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央行昨日宣布,将从4月16日起再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去年7月以来的第6次上调。
无疑,在外贸顺差大幅增长——央行被动大量吞进外汇——过多吐出人民币这样一个泛滥的流动性“漩涡”里,面对商业银行强烈的贷款冲动,央行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压力正日益增大。
去年以来,交替使用上调准备金率与发行央行票据已成为央行回收过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组合。如今,准备金率上调频率明显提高的同时,央票的发行也从三个月期发到三年期,并从日常公开市场操作发展到多次发行定向央票。
正如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吴晓灵新闻,吴晓灵说吧)多次所说,上调准备金率等对冲流动性的政策的出台,其出发点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已没有必然联系,并非是针对过热的紧缩措施。
从目前情况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央行已逐步倾向于依靠常规化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缩流动性。这是因为,相对央票的发行,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至少有三大好处。
首先,准备金率上调具有强制性,回收银行流动性立竿见影;而央票的招标发行,则取决于金融机构购买意愿,曾出现多次流标;其次,准备金率在期限上有很强的约束性,而央票总有到期之日。显然,在流动性过剩趋势短期难抑的情况下,准备金率对流动性控制更有效。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成本因素,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仅为1.89%,而一年期央票利率已逾2.9%。发行央票回笼资金的成本更大,并可能导致央票收益率继续走高,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然而,尽管提高准备金率被认为是目前抑制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手段,但终应有“度”。一方面,由于它属于“一刀切”政策,可能“连累”流动性并不宽裕的金融机构,影响其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作为猛烈的货币工具,一旦“超调”,可能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抑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信贷扩张,还需运用货币掉期、加息等手段多管齐下,疏堵结合。当然,只有逐步扩大消费内需,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状况,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这一难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