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媛娜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7日在第三届东亚思想库网络“东亚金融合作”会议上说,中国将积极推进东亚区域财金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李勇说,当前国际金融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形成巨大挑战,10年前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就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仅靠一己之力很难应对大规模的外部金融冲击,开展全球、区域以及双边层面的合作是各国的客观要求,以东盟加中日韩的“10+3”机制为主渠道的东亚区域合作顺势而生。
“10+3”合作机制成立以来,东亚区域各国为加强金融危机防范和管理,在建立区域资金救援机制、加强经济监测、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等方面做出大量努力。李勇说,这为本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乃至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亚洲金融体系的一个主要缺陷是间接融资比重高,区域债券市场不发达,货币和期限双错配问题严重,这构成易诱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降低了本区域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此,“10+3”财长会机制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作为重要内容。在各方努力下,目前东亚本币债市场迅速壮大,债券品种日益丰富,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已在一些东亚国家成功发行当地货币债券,一些“10+3”成员国在发行资产证券化债券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完善区域资金救助机制,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在清迈倡议下,双边货币互换规模不断提高,目前各方已签署17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800亿美元。去年“10+3”财长会就启动清迈倡议货币互换的集体决策机制达成共识,标志着区域资金救助机制从双边安排向多边化安排迈出第一步。
李勇说,中国是区域财金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正携手区域其他成员共同努力,推动各项倡议取得实质性进展。他说,作为本区域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加强本区域在财金领域的能力建设和经验交流方面,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培训和研讨活动。
■专家观点
“亚元”出台需立足长远
□本报记者 秦媛娜
随着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日益深入,货币合作也成为致力于区域合作研究的专业人士的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在上周六召开的第三届东亚思想库网络“东亚金融合作”会议上,东亚共同货币就成为会场中的热门话题。
东亚思想库网络共同中期协调员、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表示,在东亚区域合作的过程中,金融合作要落后于贸易合作。既然建立东亚共同体是一个长远目标,那么应当启动东亚货币单位和东亚货币指数等方面的框架研究。但是他也指出,东亚共同货币的建立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也将遇到很多困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寻求共同利益。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也表示,单一货币会有助于币值的稳定。他还举例说,欧洲债券市场之所以得以迅速发展,统一的货币体系———欧元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出席会议的日本信用评级社主席兼执行总裁内海诚认为,直接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并非明智的选择。他给出的建议是,先在“10+3”体制下由经济环境相似的数个国家建立起分支合作体,在这一分支中发展东亚共同货币的雏形,再随着分支外国家的逐步加入,从而最终完成区域整体的货币合作。
在2006年5月召开的第九届“10+3”财长会议上,中日韩三国财长就曾在会谈后表示,将就为东亚各国货币设立一个可供比较的外汇指标、成立“区域货币单位”一事开展长期讨论,这也是三国财长首次就区域币单位的协商事宜达成共识。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