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辜王景
借力40亿产业基金,"首富"要从家电零售业扩张到整个零售业
黄光裕毫不掩饰称雄中国零售业的野心。即使他的国美电器集团2006年首次跃居中国连锁经营百强头名,这也不是他的终极目标。
3月20日,黄光裕又宣布与美国投行贝尔斯登成立了5亿美元的零售业投资基金,他借助资本驰骋零售业的大戏将徐徐拉开序幕,现在的问题只是哪些零售企业会成为并购的目标。
“目前在零售业,不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以并购方式实现行业重组以及产业调整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同样是在3月,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副司长王晓川告诉记者。
显然,就算没有黄光裕和他的投资基金,也会出现李光裕、张光裕、王光裕……只不过,这一次实力雄厚的黄光裕恰巧成为了主角。
常态化的零售业并购
去年,国美并购永乐电器的时候,黄光裕就曾表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产业集中度太低,国美将继续成为这个行业的整合者。”
不过,本次和贝尔斯登合作,家电零售业却不在投资范围之内。据黄光裕介绍,基金投资将投向那些已经成熟、具有投资价值的零售企业和行业,如医药连锁、百货、电视购物等行业。
“家电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已经很高了,黄光裕必然要投资更有利润的零售行业,以实现多元化经营。”商务部研究院国内贸易规划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育林对此分析。
黄光裕解释自己进军其他零售行业的原因时则表示,现在国内排名靠前的零售企业大多是区域龙头,很少有全国性企业,包括排名第一的百联。“成立这个联合基金,我们将共同承担起整合国内零售企业、打造民族品牌的重任,增强与国际零售巨头抗衡的能力。”他也显得很有信心,“家电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和网络资源可以迅速复制到零售业其它行业。”
不过,同内资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中国零售业的并购显得更加来势汹汹。
商务部和连锁经营协会有关“2006中国连锁经营100强”的一份调查显示,2006年在快速开店的同时,外资企业普遍采取了并购的扩张方式。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百思买控股江苏五星电器、家得宝并购家世界家居、特易购增资并控股乐购、百盛收购输出管理百货店等。
“零售业的并购已经从个案向常态化的趋势发展。”张育林认为,现在应该用一种更加平常的心态去审视。
没有企业能够一枝独大
其实,我国零售业的行业集中度日趋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那份调查显示,从总体规模看,近几年,100强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2-2006年,分别为6.0%、7.8%、9.3%、10.5%和11.2%,5年内将近翻了一番。而仅在2006年,100强中的前10家企业总销售规模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48%,前30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占100强的75%。
从单个企业看,100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85.5亿元,平均拥有店铺510家(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2005年则分别为70.8亿元和383家店。2006年,100强企业中最后一位销售规模达11.8亿元,比2005年的最后一位增长44%,比2004年增长145%。
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在零售业似乎总是会上演强者愈强的故事,而目前并购方式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
“在中国一线城市,零售业在做得更细、更精、更深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二三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市场则更大有可为。”黄光裕认为,投资基金选择国内好的有潜质的零售企业作为投资对象,同时为企业带来进入国际市场所需要的资金,管理经验和商场咨询,能够使中国零售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然而,在张育林看来,“零售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领域,仅业态就有20种左右,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一枝独大,中小企业同样有发展空间。”张育林认为,对于这些大型零售企业的并购行为无需过分担心,“零售业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要,不是几家企业就可以完全做到的,夫妻店同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