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2006年以来,北京、山西等地开始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当村干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少议论。记者近日赶往2004年已开展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的山西省晋城市,在与基层干部群众的交流中,大家普遍认为,回过头来看,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这条路子没有错,现在应该研究怎样走得快一点、好一点。
农村太需要有文化的人了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总人口22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市人事局局长刘晋兴说,过去,晋城市300多个行政村没有大学生,有的连中专生也没有,农村养羊、养猪、种大棚蔬菜都缺乏有技术的带头人。全市农村的医务人员中,有1/3不能适应卫生工作,有个县22个乡镇卫生院有9个院长没学历、职称,有9个院长居然是临时工。
刘晋兴说,农村缺人才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有文化、高素质的人领路;另一方面,乡镇干部、村干部队伍文化程度低,后备干部断档。
大学生又多了一条出路
“现在大学生找份工作太难了!”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土地管理专业的李文鹏说,他从大四第一学期就开始找工作,投简历、参加各种笔试、面试,跑了不少单位都没有回应,后来一听到“招聘大学生当村干部”的消息他就报了名,如今他已是阳城县北留镇沟底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据晋城市的统计数字,仅2003年底全市就有4000多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就业重压之下,一些学生选择了报名应聘村干部。晋城市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王联民说,一开始全市准备选600名大学生村干部,但消息公布后,学生们反响很热烈,有1737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最终首批选派了680名。
记者了解到,在晋城市2004年选派到农村的这一批学生中,不少人已经在农村找到了“感觉”。毕业于山西农大园林系的赵军政选派到陵川县杨村镇杨村村后,担任了村办饲料加工厂厂长助理,他研制出了牛羊粗、细饲料的各种配方,还设计了操作饲料水分监测仪的技术曲线图,手把手地教农民技术员如何掌握操作要领,被农民亲切地称呼为“赵老师”“赵师傅”。
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效果
一方面是人才缺乏,一方面人才又闲置。经过深入调研,晋城市于2004年提出并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农村小康建设人才集聚工程。即组织各类人才支农、支企、支教、支医,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服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市2317个村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的选派工作。
晋城市委组织部长冯建平告诉记者,2004年选派到农村的680名大学生,目前绝大多数仍然在农村安心工作。回头看选派大学生到农村这项工作,总的势头不错。这项工作正在逐步解决两对矛盾,农村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农民信息缺乏和大学生占有信息却闲置浪费的矛盾;还能促进村一级班子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化,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现身说法
“当村干部确实是个很棒的选择”
由山西省委组织部和山西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山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事迹报告会”8日结束。在为期10天的巡回演讲中,来自最基层的8名大学生村干部向该省20多所高校的师生汇报了任职以来的感想和心得。下面是几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发言摘要:
樊凯辉(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生,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张槐村村委会副主任):当我看到了不少留城同学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感受到村干部工作的琐碎和繁杂,内心一度掀起过波澜。但苦闷、失落、彷徨最终还是被一种农村需要、群众认可的强烈成就感所战胜。如果要让我重新抉择,如果还有什么发自内心的感言,我愿意用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和所有刚刚接受完高等教育的青年朋友:当村干部确实是个很棒的选择,用能力去证明自己的选择吧。
李学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党委委员、龙泉镇西街村党支部副书记):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有满腔抱负和一定的文化知识,但社会知识微乎其微,工作经验更是无从谈起。为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摸透村情,找准工作切入点,就要甘当“小学生”,遇事坚持多学、多问、多听、多记、多请教,主动和村民交朋友,心贴心交流,面对面请教,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村情村貌,了解村民们的所想所盼。
张文达(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生,朔州市山阴县河曲堡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当村干部,不能把村干部定位在跳板上,要有献身“三农”的精神。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抱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才会诚心诚意、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
■提点建议
选派大学生村干部不能搞“运动”
记者近日在开展选派工作较早的山西省晋城市采访时,基层干部、村民和大学生村干部本人在充分肯定选派工作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为选派大学生当村干部提出意见和建议,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冷忽热,一定要防止三个“虎头蛇尾”。
——从大学生来说,千万不要把到农村设计为人生里程中间的“短期行为”,开始凭着一股“飞蛾扑火”般的勇气,满腔热情;等到遇到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如意,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记者在与一些大学生村干部交流时,一部分人明确表示,他们中间想扎根农村、一辈子为农村做事情的理想主义者并不多,多数人在最初选择时一是为了锻炼自己,二是解决当下的落脚问题。
——用人单位和基层管理部门,要克服对大学生村干部管理上的“先紧后松”,刚开始热情周到,越往后越疏于管理,到最后干脆放任自流。
泽州县人事局副局长武和平说,有的村刚开始对学生村干部的期望值太高,想让这些从城里念书回来的年轻人出去引资金,拉项目,等看到这些毫无社会经验的小村干部根本不像想象的那样,就开始对学生村干部失去信心。
晋城市委组织部调研室主任王联民说,从过去的经验看,大学生村干部起作用往往是在三五年以后,就像一个医生,刚出来胆量经验都不够,看病就不行,越往后看的病人多了,积累的经验教训多了,自己用点心,慢慢就成了好医生。对大学生村干部也一样,培养要耐心。
——在选派大学生村干部的机制上,各地组织人事部门要把握好方向,注意不能搞“运动”,一阵风,政策要有头有尾,充分考虑到这些大学生村干部的出路,要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大学生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本组撰稿:记者高风 谭博文 均据新华社太原4月8日电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