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普遍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经六年,其政策效应显而易见是不容质疑的,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笔者以为首要的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大的风险。与抵押担保贷款不同,抵押担保贷款以物的作对价性交易,还本付息在贷款提供之时就有了着落,抵押价值品已将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消除。
其次是操作风险。对信用社方面来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面广、额小、量大的特征,操作必须规范严格。而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社人手少压力大,有的习惯于按传统方式办理农户贷款,把一些重要的基础工作依靠村组干部代劳,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偏离信用贷款运行规律和准则;有的风险意识不强,不按规范的操作程序办事,忽视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回避村组干部的支持、配合,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调查核定工作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对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而言,一是存在行政干预的矛盾。二是人为拔高农民的信用等级,抬高信用贷款核定额度,甚至将不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农户推荐为信用户。三是转贷现象时而发生。有的基层组织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当成落实乡村债务的途径;有的农户因自己不讲信用得不到贷款或者为获取大额贷款,到处找人顶替贷款,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此成为“三角债”。
还有管理风险。如重放轻管。有的认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小、风险分散,有风险损失也不大;有的片面强调工作进度、贷款面和投放额。又如管理不到位。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涉及千家万户,行业管理部门难一一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其滋生风险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其管理主要依靠信用社自身。农村信用社受管理水平限制,弱化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
以及市场风险。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扶持的产业分析,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对自身条件及生产环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小生产的盲目性很容易使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趋同,加上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较高,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波动大。从农户承担风险能力看,由于农民属弱势群体,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有限,不论自然风险或是市场风险,一旦发生很容易超出农户的承受能力。
风险如何防范?笔者的看法的关键在于矫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在认识上的误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不足为虑,此为误区之一。相对而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于借款主体分散,贷款额度一般较小,容易实现投放主体风险与收益的统一,从而大大降低生产风险的集中程度,分散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但这是相对的。任何经营都存在风险,若干小的风险累加起来也就形成大的风险,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中暴露。
“盲目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量与贷款面”也是一个误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供给必须与经济增长适度。从前几年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行来看,较为普遍的存在人为扩大信用放款规模的倾向。有的在上级加大支农工作力度的前提下,单纯把增长速度、农户款贷面与职工的工资、资金、福利挂钩,忽视了贷款质量。
其次是加快管理机制创新,完善保护政策。要注重解决农村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强化农村信贷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职责。但对于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大小决定着信贷投放的力度。因此,对农村信用社必须给予更宽松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取消对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的歧视性限制政策,全面下放农村资金存款的管理权,将地方财政性存款基本账户由地方政府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建议国家将政策性扶贫专项资金和涉农资金全部交给农村信用社发放,使农村信用社对支农信贷资金统筹管理,并增加手续费收入;放宽政策限制,允许农村信用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资金余缺调剂,以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资金的利用率。
要真正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全面建立农户资信综合评价体系,实行农户信用档案及经营咨询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及时、准确、真实地搜集、反映农户相关信息,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大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府指导与服务力度,把维护当地正常的金融经济秩序纳入政策管理目标。建立农村信用贷款担保基金,降低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