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上涨是“好事”? “非典型性”物价上涨现象扫描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CPI上涨2.7%,但仍在3%的全年调控目标之内,而且环比CPI比上月还下降0.3%。价格存在继续上涨的压力,如何既不让市场价格的指标作用发生紊乱,又不让企业和居民感觉到过大的压力,宏观调控依然面临压力。

  食品类领涨

  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去年11月份食品价格突然上涨3.7%,造成当月CPI较上月突增0.5个点,创下自2005年3月以来的新高。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7%,油脂价格上涨6.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7.6%,都是10月涨幅之数倍。

  涨势一直延续到今年。3月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当前价格走势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一二月份粮食价格上涨、肉禽及制品和蛋类价格的回升对CPI上涨的贡献率达到75%。与去年同期相比,畜产品价格涨势最凶,猪肉、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上涨22%、10.6%和15.1%;活鸡、鸡蛋价格上涨了近30%。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承认,虽然“一季度价格总水平是平稳的,但有些项目上涨还比较快”,最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就是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比饱受诟病的居住类价格多涨了2.4个百分点。他表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上涨,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

  尽管从客观上看食品类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但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让许多人开始担心天然气、水、电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产品也接二连三的跟风上涨。因为自去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表示要提高这类产品的价格并已付诸行动;而此前关于天然气涨价的种种口水仗,也已露出一些端倪。

  种种现象和迹象均表明,食品价格正引领居民消费价格一路上扬。

  收支“非典型性”正比

  3月中旬的一天,杨红艳破天荒给自己的豆浆和油条做了个“广告”———在一张A4纸上用黑笔写道:因黄豆和菜油涨价,豆浆每袋现卖1.2元,油条每根现卖0.7元。这张广告被贴在她的小吃店大门玻璃上。

  杨红艳在贵阳某小区门口开小吃店已经四年。每天早上,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都会到她的店里吃早餐,豆浆一直是1元钱1袋,油条也一直卖5角一根。

  如今可以多卖两角钱,可杨红艳却高兴不起来。“我一点儿都没多赚。现在黄豆批发价已经2块钱一斤了,以前只要1块5,零卖都2块3了;菜油也从3块8一斤涨到了4块5。”杨红艳觉得有些委屈,她打广告就是怕老主顾误会自己故意抬高价钱。

  在贵州黔东南州某中学教书的龙见辉这个月领工资时,发现单子上的数字又往高位挪了一步。这几个月,教师的工资都在陆续递增。

  他并未因此而高兴,因为在第一次涨工资后他就发现,市场上的菜价像跟工资约好似的一下窜起好高。“领工资的第二天我去买菜,牛肉涨到了16块一斤,之前才卖12块左右。”

  龙见辉发现一个规律:每逢涨工资,物价都要普遍上扬。他很纳闷,难道工资涨了,普通老百姓就要跟着加重生活成本?难道涨工资是为了刺激消费,让商家赚多点钱?

  有权威统计称,去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6%。第三季度,有25.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期收入“增加”,收入感受指数达18.5%,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也创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历史最高。

  与此相左的是,央行调查显示,去年以来居民对“物价满意”的判断占比逐季回落,而判断“物价过高”的占比则不断攀升,物价满意指数更是跌至2005年以来的谷底。

  贵州师范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社会学教授表示,物价上涨,抵销了工资、养老金的增长。

  上涨是“好事”?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CPI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2%、2.7%、3.3%,这意味着,去年同期用100元能买到的东西,今年1月份要用102.2元;2月份要用102.7元;3月份则可能得花103.3元。

  这样的增幅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温和上涨”,在他们看来,这对老百姓没有太多影响。“经济学上,4%是个临界,只要在4%以下,都不会有影响。而且中国经济增长率很高,因而CPI超过4%也可以想象。”北京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刘伟博客,刘伟新闻,刘伟说吧)甚至明确表示,下一步物价还要继续涨。“如果认定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要解决就业,那么经济就还要进一步提速,需求还要扩张,政府要继续拉动增长,保持速度。因此,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市场作用的自然周期性来看,物价都还要涨。”他认为,这种上涨是经济走向新一轮繁荣的重要象征,不是可怕的事情。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6年,太原市低收入居民仅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人均多支出近65元,每户平均多支出200余元;而在海南,低收入家庭平均多支出达152元。低收入阶层对物价极为敏感。调查表明,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居民,认为物价“过高”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些质疑涨价的人士认为,大多物品均涉及百姓基本生活成本,对高收入阶层来说涨价影响不大,但对低收入阶层而言影响却非同一般。因此各地在出台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方案时,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处理好价格改革与群众承受能力的关系。

  即使不是低收入者,他们所感受到的物价压力也与CPI指数所表现出来的“温和”相去甚远。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负15.9%,较去年四季度下降了1.9个百分点。有1/4以上的的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

  “涨”声不要响起来

  “物价满意度也是社会和谐度,要建立在老百姓获得实惠和普遍的安全感之上。”大多学者的论调基本一致。

  透视现实,当前正是一个物价上扬的时期。据专家预测,物价在短期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太大。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低收入家庭如何应对物价在高位徘徊?

  已经有学者和官员注意到他们所承受的这些压力。江苏浙江等省从去年开始着手编制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反映其在通货膨胀中的真实感受。广东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亦正在酝酿出台,该指数制定后,将根据物价上涨情况给予低收入困难居民适当生活补助。

  “给予困难人群增加补助或许只是杯水车薪,在税收、就业等多方面给予低收入群体支持都应该在政府公共政策考量之中。”贵州省社科院一位研究员认为,大部分物价上涨是由市场经济规律供求关系作用使然,但在一些物价上涨的背后,仍可以看到某些部门的推波助澜。“对垄断企业的支持或纵容,对政绩的饥渴与冲动,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寻租,这些都能成为某些商品与支出飙升的潜在理由。”他表示,公共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物价的上涨背后更多的是民生问题,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利益与政绩问题。“相关审计与监察部门,也应该尽力消除这种物价虚高现象,还物价一个真实的水平。”该研究员说。

  “如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地方落实与执行软化,所有措施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贵阳一位企业界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如此忧虑。

  而老百姓当前最关心的是,这拨价格上涨还会持续多久?有专家认为,上游涨价有一个过程,大约需要7-8个月时间才能完全在下游体现。不过,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表示,在目前投资过热导致的产能过剩背景下,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致使“通缩”可能性亦同时存在,因此,目前的通胀压力所表现出的物价上涨真的可能仅是一种“非典型”性的上涨而已。(田锦凡 王松)

(责任编辑:马明超)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伟 | 杨红艳 | 龙见辉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