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法国政治舞台将上演一场激烈的“裙裤之争”
1789年法国大革命制宪会议的大厅里,支持国王、维护现有秩序的代表坐在了右侧,主张推翻君主制、建立民主制度的代表坐在了左侧。2007年4月22日,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后,左右对决的格局重现于这个曾开创了“左”和“右”传统的国家。
萨尔科奇和罗亚尔,一个是代表右翼的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一个是代表左翼的社会党领袖;一个是移民之子,一个是军人之女;一个是以“铁腕”形象示人的“拿破仑第二”,一位是以母性形象出现的“法兰西玫瑰”。他们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之后甩开其余十名候选人,分别以31.18%和25.87%的得票率,进入到最终的总统竞选。
5月6日,法国的政治舞台上将上演一场激烈的“裙裤之争”。
创纪录的高投票率
萨尔科奇和罗亚尔的胜出并不让人惊讶,最出乎意料的还不是素有“黑马”之称的贝鲁未能如许多民众所愿杀入第二轮,而是84.57%这一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最高的投票率。
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以来,成熟民主国家的投票率不升反降,其间既有政治冷感所致,亦有对现行政治十分乐观信任从而不愿投票的因素。
4月22日法国首轮总统大选当天,各投票站大排长龙。对比法国2002年总统选举以及2005年欧盟宪法公投时的投票率,选民对此次选举所投入的热情让外界始料未及。
“这次选举颇具历史意义,希冀求变的法国民众显得兴奋异常,这是这次投票率颇高的重要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向《财经》记者分析道。
在西方政坛相继出现如布莱尔、施罗德、默克尔这样年轻政治面孔的情况下,法国从1981年左翼总统密特朗上任以来,却一直处于漫长的“老人政治”时代。
今年3月11日,现任总统希拉克宣布不再角逐总统竞选,这预示着属于法国的“老人政治”时代行将结束,新时代的序幕即将拉开。无论是51岁的萨尔科奇还是53岁的罗亚尔当选,法国都将迎来第一位非“二战”时期出生的总统。而罗亚尔,这名首位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被外界称为“距法国总统最近的女人”,更使法国政坛吹进了一股强劲的清风。
政治学大师罗伯特达尔在其《民主理论前沿》有一个经典的观点:投票率下降的时候,恰恰是选民政治行为趋于稳定的时候;只有处于变革的关键点上,选民才会希望通过投票来改变群体意识。
现今的法国正处于这个变革的关键点上,法国的人均GDP已经从四分之一世纪前的世界排名第七,下滑到如今第十七的水平。
对法国内政的诉求,使得法国民众纷纷走向街头,投下自己手中的一票。人们对这次的候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改革,谁最能改变法国沉闷僵化的现状,谁就最有获胜的可能。
法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贵永华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更进一步揭示了高投票率潜藏的含义。“法国公民不希望再次出现2002年总统选举中把极右的勒庞推进第二轮选举的那种情况,而希望以积极的姿态,对这次选举进行‘有效的投票’。”
在法国2002年的总统选举中,不少选民把选票投给了不具获胜希望的小党,因此,出乎意料的,极右派的候选人勒庞把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挤出了第二轮的选举。要不是希拉克无奈地喊出“宁要说谎者,也不要法西斯”的口号,以及民众投出的大量弃权票,当时深陷丑闻的希拉克很可能就遭遇了勒庞的意外伏击。
中间选票
在此次大选前,外界普遍认为这会是法国历史上最难以估摸的一次选举。虽然萨尔科奇和罗亚尔并没能获得绝对多数直接胜出,但两人的顺利出线尚在人们的意料之中。毕竟在法国这个半总统制的国家,政治力量会较议会制的国家更为集中,小党出线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在这次的总统选举中,众多小党俨然没有了上次总统选举时的“风光”。除了贝鲁和勒庞分别获得18.5%和10.5%的选票,其余八个小党集体遭遇滑铁卢,得票率均未突破5%,联合起来仅获有17%左右的选票。
“不可忽视的是贝鲁的选票在第二轮投票中的流向,他倒向哪一边,哪一边就有了绝对的胜算。”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戴炳然向《财经》记者谈到,中间派候选人贝鲁手中的选票,成为影响呈对峙状态的第二轮选举进程的关键因素。
代表中间派法兰西民主联盟的贝鲁,走的是一条不左不右的路线,希望以此来代替法国政治两极化的局面。他的这一政治主张迎合了法国人民对现状不满的心理,从而获得了众多选民的支持。他一度被认为只要能杀进第二轮,就会是比罗亚尔更有可能将萨尔科奇淘汰出局的一匹“黑马”。
既然“黑马”没有出线,他手中的选票就必然成为萨尔科奇和罗亚尔争夺的目标。
在5月6日前的短暂间隙,萨尔科奇和罗亚尔将会采取各种行动来争取来自贝鲁的中间选票,而贝鲁也将以此为杠杆来在今后的政府中争取更大的政治空间。
法国政治学院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帕斯卡尔佩里诺认为,萨尔科奇和罗亚尔为了赢得中间选民那些游离选票都“企图抓住本属对方阵营的话题或象征领域,企图超越传统的左—右翼分界线,以此来迎合大多数法国人的愿望”。
南京大学政治系主任张凤阳教授也向《财经》记者分析到,“选举有很多机会主义策略,左翼和右翼的政治纲领和选举政策虽有分野,但也不能僵化地区分。在固守自己的‘铁票’的同时,也要争取中间选民,左和右的差别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它们之间拥有一些交叉地带。”
理智与情感
法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第一轮的时候用心来投票,在最后一轮却是在用大脑来投票”。
法国民众在第一轮投票时倾向于用情感来选择自己欣赏的候选人,而在第二轮选举时则会理智地思考哪位候选人更能肩负起国家的历史使命。
萨尔科奇是一个以强势姿态示人的实用主义者,他坚称法国的进步只能靠民众更加卖命的工作才能实现。
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2005年巴黎郊区的骚乱中把少数族裔青年说成是“乌合之众”,并对其进行强硬镇压。因此,在很多人,特别是许多外来移民看来,萨尔科奇有着独裁者的身影。
走偏左路线的罗亚尔似乎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她提出“参与型民主”的概念,倡导公民意识应得到充分发挥。法国媒体对罗亚尔进行了这样生动的描写:“(她)更青睐展现人性化的会面:只见她手持麦克风,站在与会者中间,没有观众席也没有讲坛,大家随意向她提问,她则一字不落地倾听着她的支持者们,就像她的参与型民主计划所希望的那样。”
正如《纽约时报》所评述的,这次法国总统竞选颇具“人口分野”(demographic split)的特征,年长的选择萨尔科奇,而年轻人则为罗亚尔呐喊。罗亚尔的执政理念得到了广大关注伦理、人道主义、平均主义、人文主义的年轻人的共鸣。
然而,罗亚尔毕竟只有在普瓦图夏朗德大区议会任过主席的经历,政治经验不足一直让部分法国民众对她心存疑虑。从各方对此次选举的预测来看,由于萨尔科奇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又颇具王者风范,认为萨尔科奇赢面稍大的估测目前占据着上风。
根据法国的调查机构益索普(IPSOS)4月22日晚上选举之后的民意调查结果,萨尔科奇有可能会在最终的第二轮投票中获得52%-54%的选票;罗亚尔可能会以微弱劣势落后于萨尔科奇,获得46%-48%的选票。
然而,不论二人谁将最终入主爱丽舍宫,可以明确的是,在5月10日希拉克正式交棒之后,虽然都不像希拉克那样熟悉和了解中国,但“两人无论是谁上台,中法关系都不至出现大的波动和转折。”
戴炳然告诉《财经》记者,希拉克的执政经验表明,政党背景不一定和对华政策的取向有着刚性的关联,中法关系、包括法国在欧盟一体化的政策选择上,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法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在今年显得十分密集。在5月的总统选举后,又将在6月迎来其政治生活的又一件大事——国民议会选举。
希拉克主政时代,曾一度遭遇了“左右共治”的局面。虽然西方社会在制度设计和建构上允许各个政党本着“合法反对”的原则,在宪政体制内和平共处,法国的政治体制运作也尚未出现大的故障,但在这种政治架构的长期束缚下,即使法国是一个以强总统、弱议会为特征的半总统制国家,由于议会和总统的长期偏见,许多迫在眉睫的改革都难以得到切实地推行。
至于接下来的国民议会选举中,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总统大选结果的影响,戴炳然认为,由于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时间上靠得太紧,所以总统选举的结果对议会选举的影响比较有限,因为总统上台推行的政策的效果在短期内还难以看出。■
本刊实习研究员黄铭仪对此文亦有贡献
法国总统候选人塞戈莱娜·罗亚尔4月27日与首轮落败的弗朗索瓦·贝鲁举行电视辩论时表示,尽管她和贝鲁并非在所有问题上都观点一致,但可以在一些疑难问题上达成趋同...
2007-04-29 10:10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