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就像股市,一路飘红而来,风光无限。但进入2007年以来,汽车市场的“火药味”似乎也越来越浓,特别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的降价潮,引发了汽车商之间的酣战,但总体来说,从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汽车行业依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同时,热火朝天的汽车市场,也带动了汽车板块的回暖,汽车股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因此,在牛市的大背景下以及消费日益升级的前提下,汽车行业注定将不会很平凡。
汽车行业产销两旺
从2007年一季度汽车行业运行情况来看,我国汽车行业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工业累计产销双双超过210万辆,3月份,汽车产销不仅与上月比呈较快增长而且双双超过8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有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汽车整车行业收入8114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377.5亿元,同比增长44%;零部件行业收入5272亿元,同比增长35%,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47%。
其中轿车产销为117.27万辆和112.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45%和30.14%,再次成为拉动汽车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轿车行业将延续稳定较快增长。从短期看,轿车产销与价格的波动有关,即车价有明显下降时,轿车销售受到影响,消费者持币待购,市场观望心态较重。这种特点在2004年表现得最为显著。但随着2004年轿车价格的大幅下降,消费者对轿车价格的下降形成较强的预期,并认为降价已成为常态,价格的变化对购买行为影响有所减弱。
“目前轿车价格体系趋于稳定,有利于产销量的稳步增长。多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轿车产销量增长速度相当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水平的1.5-2倍左右。因此,预计2007年轿车增长速度在18%左右,产销量将达到425万辆左右。”该人士表示。
重卡行业方面,重型化趋势不变,斯太尔重卡平台被看好。由于重卡行业的需求受固定资产投资和公路物流的双轮驱动,该机构认为其行业周期波动性会小于工程机械行业,预计未来两年底盘销量增速回落,牵引车需求保持高速增长,行业增速为14%。
诸多因素拉动行业增长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加入W TO后,并没有使原处于绝对弱势的国内汽车工业被汹涌而入的国外汽车巨头冲倒,反而呈现出了迅速壮大的可喜局面,这主要是受下面一系列因素的利好影响。
从中长期看,决定轿车产销量的最重要和最根本因素是居民收入水平,这也是驱动行业发展的长期力量。中国轿车行业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实现上述增长的动力支持来自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持续增长。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增长是长期、稳定的,并且这种增长在燃油价格上涨和车价下降的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表现得较为强劲。
据统计数字显示,我国轿车产销量增长速度相当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水平的1.5-2倍左右。由此可以预计,2007年,我国轿车增长速度在20%左右,产销量将达到460万辆左右。
而从短期看,价格的稳定性是影响产销增长的主要原因。在车价有明显下降时,轿车销售受到影响,消费者持币待购,市场观望心态较重,这种特点在2004年表现得最为显著。但随着2004年轿车价格的大幅下降,消费者对轿车价格的下降形成较强的预期,并认为降价已成为常态,价格的变化对购买行为影响有所减弱。
据悉,2007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12%-13%的较快增长势头,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新一轮扩张性增长周期远远不会结束,这一趋势将贯穿整个“十一五”时期。
因此,综合多个机构研究的观点,2007年国内外环境仍然较好,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将得到遏制,全球金融市场将更趋稳定;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等因素将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行业呈上升趋势
据有关人士预测,到2010年,中国私人轿车产销量将达到600万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以这个数字推算,未来我国轿车年复合增长率为26.7%。根据国外经验,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时,轿车即进入中高收入家庭。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900美元,城镇居民相对较高,因而已经进入私人轿车消费的前期时代,轿车销量将快速增长。因此,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在未来几年内仍会快速增长,从而支持汽车板块中长线走强。
该人士认为,政策上的扶持以及投资价值的突出,也使得汽车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国家目前正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及“新农村”发展战略,将使得载货汽车等商用车的需求有望摆脱目前低迷的格局,重新步入适度增长的发展轨道。
加上在价格体系趋于稳定的背景下,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行业收入水平将随销量的提升保持同步增长,预计2007年汽车行业收入与利润将保持同步增长,增长幅度在20%左右,尤其是轿车行业的增长更值得期待。
中原证券分析师表示,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越德国名列世界第三,因此,投资者应把握汽车大国崛起带来的投资机会。首先是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业绩增长,轿车股机会大于商用车;其次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将取得更快的发展;以及汽车产业国际转移趋势明显,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一定发展机遇;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给相关公司带来跨越式发展机会。
鉴于此,该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上海汽车、长安汽车、宇通客车、江淮汽车、中国重汽、福耀玻璃等公司的投资机会。
此外,天相投资分析师陈桥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但由于2006年基数较大,因此,2007年增速将肯定会有所下滑。不过展望整个2007年,汽车板块还是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速度,从数据上来看,大体还会延续去年的骄人成绩。”
长安汽车首季出口量跃居行业第二 □本报记者 王屹 记者近日从长安汽车集团获悉,该公司今年一季度海外出口汽车7050辆,出口量跃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二位...
2007-05-10 14:00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