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有一个不成文的估值标准,即预期一家公司未来3-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百分之几,这家公司的市盈率就可以定为几倍。但这一公式在中集集团(000039)没有得到应用,公司在上市十二年间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30%,而历史上对公司的估值长期在15倍以下。
究其原因,市场长期以来认为公司产品简单,技术含量不高。但恰恰是集装箱这样一个制造工艺非常成熟的简单产业被中集做到“不简单”,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中集集团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中集不仅仅拥有市场份额和产品利润这样简单的商业价值,而是正在创新中国制造业的营运体系,并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翻新和价值再造。
产业转移呈现市场机遇
从发现商业机会到行业领导者,中集集团对原本被视为“夕阳产业”的集装箱行业进行了全面革新。中集不仅改变了传统集装箱行业恶性竞争的格局,确立了这个行业新的技术标准,改变集装箱行业的制造体系,还改变客户服务标准。中集集团从干货箱制造延伸到冷藏箱、罐箱、特种箱等多系列的产品集群,成为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全系列产品的集装箱供应商,并建立了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网络。
2002年,中集集团根据市场分析,目标锁定与集装箱相关、且切合世界物流装备发展的道路运输车辆,公司通过快速收购兼并,重建国内、国外的资源配置体系,短短的五年间不仅创造世界专用车领域的冠军,而且使得这个在国内散乱、在发达国家微利的行业开始走向规范化运作,赢利能力上升。
公司进入车辆行业后改变传统运输方式,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发达国家半挂车毛利率不到5%,中集集团收购扬州通华和华骏公司毛利率也不到10%,目前公司车辆毛利率已经超过15%,并成为我国专用汽车标准起草成员单位。
复杂技术形成行业门槛
市场上对“高科技”企业估值较高其实是基于一个假设:即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很快会吸引新的投资者成为竞争对手,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市场份额下降,成长受到挑战;而技术复杂程度高的企业则可以竖起一道技术的壁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和成长性。
汽车产业看似复杂,全国却有超过100家汽车整车制造商;电脑行业被视为高科技行业,组装公司却不计其数。集装箱行业的确门槛不高,行业内生产厂商不过10家左右,其中主要供应商只有中集、胜狮和新华昌三家公司。而在集装箱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却没有太多的企业敢进入这一行业。2005年,也有新的企业进入干货箱领域,但显然他们已经发现这里的钱并不好赚,2006年中集集团报表反映干货箱毛利率不到8%。
我们可以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小规模的企业根本就不可能盈利。事实上,中集集团在2004年扩产前的市场份额为40%,2005年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后,干货箱市场份额仍在不断提升。
中集集团将竞争对手挡在行业门外,不仅仅是规模经济一个门槛,还有公司作为行业领导者对产业的不断创新,跟随者很难适应由此带来的行业变化。
南方中集的东部工厂是全球第一条月产2万TEU的集装箱生产线,当竞争对手按照这一标准来建厂时,公司又有了新的建厂标准,并在环保、节能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中集集团生产冷藏箱,胜狮也延续这一产品,但这一核心技术专利已经被中集掌控。在中集发展专用汽车的今天,我们又预期中集未来的服务模式——4S店服务模式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附加值,而小规模的企业将无力维持4S店的基本费用,行业内差距将进一步被拉开。
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对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通常我们会以企业每年的新产品销售率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其原理也是基于一个假设:即新产品能够为客户降低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或带来更多的附加值,而创新型企业通常都占有一定的市场先机,因此,设备供应商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获得超额利润。
不过,机械行业产品创新固然可以带来一定的超额收益,但同时也很难避免市场仿制带来的苦恼。集装箱产品技术非常透明,中集在原有传统产品基础上研究出智能集装箱、环保箱等新产品,但真正给公司带来更多效益的则是公司系统创新。中集集团每年坚持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截至2006年底,累计自主申请11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00多项,国外申请100多项。
但在制造行业,最难跨越的不是产品本身的技术,而是激励这些创新背后的机制和组织系统创新的体系。
中集集团快速把集装箱制造和管理技术移植到专用车辆领域,2002年进入这一行业,2006年成为全球产量最高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短短5年时间,公司专用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70亿元,毛利率超过干货箱。
以全球贸易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要素优势,我们认为无论中集是否进入集装箱行业,中国都必然成为世界集装箱产品的生产基地,所不同的是,中集集团进入这个行业不仅使得中国成为世界集装箱生产基地,还使得这个行业技术不断升级,生产企业有利可图,并使得在制造行业有了属于中国自己的世界品牌。
如果说中集集团过去是在简单产品上的创新把一个“夕阳”产业建成了一个持续发展的产业,那么有着更大市场空间和更加复杂价值链条的专用车辆和罐式储运设备则有着更大的运作空间和财富空间。
目前公司专用车辆正在从成本管理阶段过渡到价值管理阶段,且支撑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罐式设备产业也正在形成,我们预期公司未来几年将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具有长期增长的巨大潜力,并持续看好公司产业整合与财富积聚能力。
作者:郑贤玲 中国证券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