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 Rob Subbaraman
亚洲危机几乎过去了10年,现在亚洲(日本除外,下同)各经济体的形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胀在控制之中,而且我们预期今明两年GDP总增长将达到8%左右。然而,在这个良好的背景下,需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第一,美国经济大幅放慢,蔓延到欧元区和日本。我们不认为亚洲地区和全球增长没有联系。当然,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增长,而且地区内贸易已经扩大到总出口的将近2/5。然而,地区内贸易中有超过2/3是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中国是主要的加工地),其中有一半左右是非该地区的需求推动的。我们认为:全球需求的大幅萎缩将对亚洲地区的跨国供应链造成很大的涟漪效应。非常开放或国内需求低迷的经济体(例如新加坡、中国香港、泰国、中国台湾和韩国)似乎最容易受到冲击。
第二个风险是目前处于非常低水平的全球风险厌恶程度提高,从而引发大量资本回流。可能的导火索也许是中国股市的崩盘或日元利差交易的减少。高收益货币、固定汇率或基本面相对薄弱的经济体(例如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香港和菲律宾)似乎最容易受到这个风险的影响。——好消息是:如果这两种风险中有任何一个真的出现,亚洲地区也有足够的政策回旋空间。政府预算普遍良好,这为财政政策扩张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而且鉴于通胀得到良好控制,几乎所有的亚洲央行都可能会降息。另外,如果出现资本外逃,多数亚洲央行拥有创历史高水平的外汇储备来为本国货币护航。
第三个风险是持续、强劲的资本流入有利有弊,一方面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会让货币(特别是考虑到该地区的经常项目盈余很大)面临很大的升值压力。通过外汇干预放慢货币升值步伐有助于保持出口竞争力。然而,危险在于:亚洲各央行会在设定利率和控制货币状况方面失去一些自主性,造成的负面结果是经济会过热,从而推高资本价格泡沫和/或通胀。
——预测今年出口放慢,但是该地区放宽货币和财政政策有足够空间,GDP的组成部分趋向内需。
——中国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东南亚开始呈现光明。
——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落后的经济体。这两者家庭部门负债累累并且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自油价急剧上涨和政府削减油价补贴之后,印尼通胀已大幅下跌并且其他地区已经变得温和。
——预测2007年油价将再次涨至平均68美元/桶,但鉴于基准年的油价很高,因此油价对CPI通胀年同比增长率的影响很少。高油价对亚洲经济体造成的影响要比世界其他多数地区大得多,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泰国、菲律宾、韩国和印度。但如果油价保持低价,那么将对该地区经济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油价下跌继续下去,那么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经常项目盈余、降低CPI通胀、为降息和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
——2007年通货膨胀走势将低得令人吃惊。生产力的高度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激烈的竞争促使通货膨胀保持较低水平。
IMF官员提示亚洲金融风险 额外资金流入促成资产泡沫,一旦撤离将会导致经济增长大幅下滑 美国华盛顿消息 当地时间5月1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区主管戴维·伯顿警告称...
2007-05-18 07:34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