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达标最后通牒的2006年,城市商业银行以56%的通过率交卷。截至2006年末,我国114家城市商业银行中,仅有64家达到资本充足率8%的监管要求,仍有14家五类行和3家六类行面临退市风险。
监管当局勒令加速推进城商行改革,放宽期限至2008年。
早在两年前就有专家提出,城商行作为第三梯队的格局将在3-5年内发生改变。一线城商行将跨区上市,“资质”欠佳的要么兼并重组,要么破产退市。
2007年,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南京银行、大连银行、宁波银行等先后实现跨区经营并谋求上市。继徽商银行、江苏银行成功实现区域重组之后,吉林银行、晋商银行、北部湾银行也即将诞生。城商行版图谋变的洗牌运动,正火热进行中。
摆脱了地域限制的一线城商行,该如何制定差异化战略避免盲目扩张?兼并重组中的区域银行,又该如何发挥规模优势准确定位?本次圆桌论坛邀请了六位嘉宾参与讨论:城商行版图谋变之谜。
上海银行副行长张伟国、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振发、江苏银监局副局长李鲁宁、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创始人汤烫、上海社科院政策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
跨区域发展不应是全部城商行的命题
上海证券报:继上海银行第一个突破经营区域限制之后,越来越多的一线城商行谋求跨区经营,加入到版图扩张的行列。城商行跨区经营是否是其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刘振发: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就是跨区经营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城市商业银行选择跨区经营是因为本身有这个需要。
从国外银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小银行跨区经营最可能的原因是出于自我保护。因为他所赖以生存的客户群体逐渐走出固有的行政区域,当这个客户群或是企业群集中向某一区域拓展,银行为了更好的服务这部分客户,避免客户向当地银行转移,必须采取到该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方法。
另一个原因是银行需要保留生存的空间。比如在开拓新的客源时,客户会了解银行的经营范围及能力。如果银行在客户必经区域设有网点哪怕只是个代表处,一样会影响到客户的去留。
还有第三个原因也具有代表性,那就是经济金融中心一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就像美国所有有实力的银行一定会在纽约有分行一样,我想中国有实力的银行都会想要在上海有一家自己的分行。
张伟国:从上海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来看,决策跨区经营至少考虑到三点因素。
首先,城商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整体市场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内部发展仍不平衡。其二,上海银行目前在上海占据9-10%的市场份额,在这个水平基础上边际投入和边际增长的比例不再是同比增长,相比之下跨区经营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更强。上海银行依托上海本地资源成长起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践,自身的市场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具备了跨区域发展的管理控制能力。其三,随着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客观上需要上海银行通过外延的扩张,来体现金融聚集和辐射的作用,来体现上海和其他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考察了多家国内外银行的发展规律之后,上海银行在寻求跨区经营第一阶段过程重点考虑的是市场空间和潜力、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自身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服务特色和竞争优势等因素,优先考虑有发展潜力、有产出效益、有现实需求与上海密切相关的地区,此外在管理半径要与风险可控度吻合,在文化氛围上也要有一定的契合度。
跨区域发展不是全部城商行的命题。部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首先要发展为区域性银行,才能再谈辐射全国。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空间练好内功是第一位的,其他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其各自的发展路径中也会有类似的考虑。
更多股权合作将出现
上海证券报:城商行跨区经营除了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外,业务合作、资本联合亦为可选方式。城商行应该如何选择跨区经营的方式?三者是否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刘振发:走出去的模式并不是定式,模式首先取决于银行走出行政区域的出发点,其次取决于银行的实力及成本考虑。
如果小银行出于客户群体的需要要在异地有一家分行,同时又有这个实力实施,那么他一定会选择直接设立分支机构。如果小银行实力有限又想在某些业务上获得支持,并且能够找到当地的一家银行在某些方面能够与之互补,那么业务合作是成本最低的做法。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两者希望有更进一步的合作乃至资源、客户的共享,那么可能会上升到资本联合阶段。
很难说哪种方式A就是B的高级阶段,一切取决于需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采取业务合作和资本联合的银行之间一定有着某些方面的互补和文化上的认同。
张伟国:城商行区域扩张的各种可选方式有很大不同,股权合作涉及的主客观条件相对复杂,特别是大规模的实施是有困难的,相比之下业务合作与设立分支机构在操作性上可以更容易一些。
目前城商行面临的客观环境是,越来越多的省内城商行采取联盟或者区域重组的方式。在合作的形式上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是最佳选择,但是实行难度较大,所以更多的可能是采用互补联合和业务合作的方式。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深化,加强竞争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开设分行与战略联盟并不矛盾,在竞争中合作应该是银行业的常态。
汤烫:城商行跨出行政区域寻求更多发展,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政策上不但没有限制,而且是鼓励运作方式多元化的,区域扩张的形式取决于内容。
业务合作的典型如山东,省内10家城商行和3家城信社从2005年起就定期举行联系会议形成松散的联合,通报经营情况和金融政策、商讨业务合作和战略联盟。股权合作如南京银行参股日照市商业银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案例出现。
必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上海证券报:跨区经营过程中,城商行应当如何制定差异化战略准确定位,以避免盲目扩张?
刘振发:从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一开始是小银行散落各处逐渐壮大。一段时间以后,小银行变成大银行,彼此的经营范围扩展开来填补了大部分的市场空白,彼此之间还会有交叉产生竞争。但是这个区间都有边界,即使是全能型的银行也很难覆盖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而无法覆盖到的地方就是小银行生存的空间。
任何一个银行都必须找到自己的空间,不管是固守城市的小银行还是走出去发展的银行。即使是在很小的区域也并不表示生存空间一定恶劣,小银行可以找到适合特定人群的特色服务,这是大银行不屑去做也不合算去做的,但是这可能就是小银行最擅长也最专业的项目。
张伟国:城商行的区域扩张的前提是银行有实力有意愿,在此基础上布局必然要分阶段稳步推进。由于以城市为单位的经济金融环境各有不同,必然要求银行依据自身基本定位,制定与当地经济文化相吻合的差异化经营策略。
以上海银行首选开设宁波分行为例,宁波地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港口经济尤其发达,普通市民的个人理财意愿非常高,这与上海地区的情况有区别。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坚持零售银行的发展战略,秉承“立足地方、服务市民、坚持中小”的市场定位,开办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国际业务等各项金融业务。
虽然目前很多城商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提出要服务中小企业,但是在服务区域上有所不同,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上也有差异。同样的,个人业务的发展与银行实力、业务创新能力等相关。
汤烫:虽然城商行很多都已经实现了跨区经营,也都是按照股份制的方向构建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但是他依然是地方金融机构的概念。并不是只在某个地域内发展的银行才叫地方银行,只要是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的都是地方银行,就像汇丰银行提出要做“全球最大的地方银行”那样。
目前国有银行从农村撤并网点向城市转移,外资法人银行虽然没有经营区域的限制但短时间内还不会大规模设立网点,而在中期的竞争压力下,城商行必须找到合理的发展空间。城商行的经济实力和以固定城市为发展圆心的模式决定了他不会做像四大国有银行一样的全能型银行,现实环境下城商行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中小企业及微小经济体上。
需要大约6-8家区域性商业银行
上海证券报:继安徽银行、江苏银行成功进行区域重组之后,吉林银行、晋商银行、北部湾银行的提法渐行渐进。一时间区域银行成为城商行抱团做大的热门话题。组建区域银行的必要性该如何评判?
李鲁宁: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的特色,各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是否走合并重组的道路要考虑各区域经济和城商行自身的具体情况。
就江苏的情况看,城市商业银行脱胎于城市信用社,自组建成立之日起,就背负着城市信用社时期形成的沉重历史包袱。实现城商行合并重组成为消化历史包袱、一揽子解决城市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合并重组是城商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府做大做强地方金融的客观要求,也是监管部门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要求。省内城商行优劣明显,差距不断扩大;增资扩股困难,业务发展受限;经营成本较高,科技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创新能力较弱。地方政府期盼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省级银行,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大的金融支持。合并重组现有城商行,则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彻底解决有关银行的经营风险。
刘振发:提出合并重组的省份,除了江苏银行外都不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事实上,实力雄厚的一线城商行纷纷选择了靠自身实力做大做强,就像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等。但是二线城商行正面临和优质城商行同样的竞争压力,尤其当外资银行的进入打破了原有相对平衡的局面,如果城商行不采取行动,难保日后陷入更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
而竞争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扩大规模、压缩成本。同在一个大行政区域内的多家城商行如果能够合并为一家,那么至少在系统投入和管理成本上可以节省很多。
潘正彦:从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结构来看,银行特别是中等银行属于稀缺资源,区域性商业银行这种中等银行目前总体上仍然是缺位的。
以省级行政单位为考察对象,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互动不够活跃的地区,资金外流现象非常明显。单个的城商行在平衡区域内金融资源、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上具有局限性。而区域银行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个缺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国外银行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的研究预测,我国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需求大约在6-8家。
合并重组仍将依赖行政推动
上海证券报:区域银行的组建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新设合并、吸收合并、选择性合并等多种模式孰优孰劣?
李鲁宁:区域银行的组建应该遵从五项原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金融改革和发展方针政策和银行业监管基本要求;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合法程序运作;有效化解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具有现代银行的基本特征,保持地方银行经营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存款人、股东和职工的合法利益。
合并重组应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同时依靠行政力量推动。首先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完成合并重组前期的各项法律程序并制定统一清产核资和股权评估方案,再者要依靠政府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重组人员、财政、国地税、国资、工商、审计、各市政府等单位的参与,集中处置不良资产。
汤烫:已经成立的两家区域性省级商业银行在并购模式上有很大不同,徽商银行采取的是基于股权形式的吸收合并,江苏银行则是行政力量推动的新设合并。
事实上,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组建不是固定模式的。就像吉林银行也只是打算先合并长春市商业银行、吉林市商业银行和辽源市城市信用社三家,其他四家城信社等以后再说。像晋商银行成立省级银行,也提出要按照市场原则来操作,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由一家牵头参股控股其他城商行城信社比较合适,而不要一味都是一锅端。这里市场化的原则是第一位的。
上海证券报:合并后的区域银行应当如何取长补短,发挥规模优势?
李鲁宁:合并重组的新银行具有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其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争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行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的商业银行。
为实现上述目标,新银行应该加快整合进程,履行对全系统的管理控制职能,逐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制和机制,实现持续健康安全发展。首先要做的是确立发展目标,提升品牌形象。其次是要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公司治理。再者要研究确定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利用经营资源。同时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内部控制。并加快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尽早建成各类信息系统。
区域银行应当发挥城市商业银行贴近地方经济、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的优势,加强和改进服务地方经济、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的能力。同时也要处理好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关系,构建良好的银政合作关系。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