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众多保险集团十分看好内地企业年金市场
    □本报记者 黄蕾
    是次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发出“简化企业年金申请和批准程序”的声音,令外资金融机构开始涌动递交申请潮。
    事实上,外资保险对于第二批年金“选秀”并非无动于衷。经过记者一轮采访了解,在听闻上述利好消息后,数家以养老金业务见长的合资寿险公司,正悄然酝酿进入企业年金市场的最佳模式,联姻国内机构涉足基金业被视为一揽子运作企业年金的重要途径。
    荷兰全球人寿(Aegon)率先破题。其参股兴业基金并联手合资公司海康人寿进军企业年金的模式,成为其它外资保险可借鉴的范本。同样在全球年金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加拿大宏利金融(Manulife)亦有此想法,或将与“老伙伴”外贸信托在组建合资公司中宏人寿后,再在基金领域“梅开二度”。
    不过,据记者了解,宏利与外贸信托在基金领域的具体合作形式目前尚未敲定。鉴于外贸信托已参股诺安及宝盈两家基金公司,根据对一家机构参股基金公司的数量上限来看,宏利与外贸信托发起设立新基金公司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尤其是在金融机构牌照难求的现状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即便如此,宏利亦可通过收购外贸信托旗下现有基金公司部分股权的形式,同样达到资本联姻的目的。对于来自市场的猜测,中宏人寿相关高层表示不予置评,仅表示“就基金领域的合作问题,中外股东仍在探讨中。”
    据记者进一步了解,目前与合资寿险公司中方股东洽谈基金合作事宜的,还有多家外资保险巨头。外资保险联姻涉足基金业的背后是其疾步进军企业年金市场的冲动,而未来意欲掌握企业年金市场的主动权,又是促使其目前保持“冷静”按兵不动的主因之一。
    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团险福利部负责人介绍说,“如公司单兵出战申请企业年金管理资格,那么,四种身份中只能取得账户管理人这一个身份,而资本联姻涉足基金领域后,就能拿到投资管理人、受托人甚至是托管人的身份,就可进行一揽子运作企业年金,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