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工商联、天津市政府共同举办,天津市工商联承办的“第三届民营经济发展·天津论坛”于6月7日下午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搜狐财经作为独家网络直播单位,从现场发回精彩报道,下面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曹文炼的主题演讲。
曹文炼(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
尊敬的黄孟复(黄孟复新闻)主席,尊敬的戴相龙市长,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民营经济与私募股权基金对接的盛会!非常感谢全国工商联邀请我在这个论坛发表演讲,受主办方的邀请,今天我想着重谈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需要讨论的几个认识问题,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请教。
第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产业投资基金是否就是创业投资基金,或者就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我这里讲的私募股权基金是狭义的,我最近看到的很多材料讲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都是以美欧为代表的并购重组基金。
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基金虽然产生的历史和悠久,但是作为一个行业迅速发展还是最近二三十年以来的事情,我们中国起步不晚,也是20年前就开始发展产业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十分丰富,从投资对象来看还是分为两大类比较合理,就是证券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习惯称之为产业基金。
红利分配也是重要的途径,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创业投资基金,或者并购重组投资基金,就像有些专家讨论讲得比较多的,就是产业基金要有退出机制等等,实际上产业基金还有很多的类别,像各个行业的专业性的产业投资基金是不退出的,是长期持有的。就像基础设施类别产业基金,我们到澳大利亚考察的产业基金等等。有些国家叫成长基金等等。现在我们大多数报刊上介绍的典型的并购的私募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指通过私募形式并购重组的股权投资基金形式,投资对象相对于公开交易的股票而言是一种私人股权,私下的股权协议投资。虽然最近流行收购上市公司,但是目的不是通过公开交易获取股票的增值收益,而是将其下市以后转变为私人股权,谋求更高的资本增值收益。
所以,我个人认为产业基金或者称之为直接股权基金,是比我们现在报刊上介绍的私募的并购重组基金范围更广泛的概念,把产业基金如果等同于私募的并购重组基金,就像若干年以前一样,任何产业基金都需要追求退出渠道。产业基金适合做管理人只是一些投资银行证券商等等,这都容易对试点工作造成片面性。为了避免对产业基金望文生义,我们觉得现在的情况跟大家讨论,有必要把四点办法改为直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更为合理一些。
第二个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是另一方面认为产业基金不是市场的,而是政策的工具。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获批和设立引发了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都希望设立产业基金促进本地区本行业的发展。在申报材料中很多强调的是政策的需要,而不是市场的认可,造成了社会上认为产业基金是政府政策工具的印象。另一方面我们一些学者、研究者和市场人士,或者是对产业基金原来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不够了解,或者是对产业基金上面讲的望文生义,更多的我想是处于担心把产业基金办成类似过去各级政府的投资公司一样,所以不承认产业基金本身是市场化的产品,就是国外讲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这两种不同的认识,我们想都有碍于产业基金的开展。在中国每一项重要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始的时候往往带有政策的烙印,开始的时候总是需要政府的组织推动,管理部门往往要以规模控制,产业投向等方面对这些进行控制和引导,培育市场以后再逐渐管制,这点当年戴相龙行长是深有体会。我国股票市场的发端是如此,当年股票发行,我们国家纪委要有任务额的,企业债券的出现也是如此,特点都是逐渐有一个市场化,逐渐淡出管制的过程,但是不可否认,一开始就是一个市场产品。今天的产业基金试点同样如此,我们应该这样认识,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试点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当时不少海外机构设立的投资内地的股权投资基金名称就叫做产业基金,内地在境内90年代初也设立了这样一批基金,比如说中国人民银行当年批准的乡镇企业基金。有的是政府审批的,有的是自发设立的,都是市场的产物。
原来的国家纪委也从1995年开始呼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由于各方面的认识不尽一致,更主要的是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涉及公司和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股不能流通,缺乏真正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专业化的管理人等客观原因,所以产业基金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刚才戴市长讲了,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也认为国内发展产业基金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首先是机构投资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市场配置和提高收益的要求考虑,希望通过介入产业基金,扩大其资金运用渠道,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探测综合经营提高竞争力的方面,也希望获得产业基金。其次,是近年来信托法的颁布,公司法、证券法等等,基本消除了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运作的法律障碍。还有近年来,发展创业投资结合各种委托理财工具等等,以及经过国务院特批设立的小的产业基金等的探索,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锻炼了一批专业投资管理人才。特别是去年渤海产业投资的设立,标志着大型产业基金的开始出现。
第三个问题就是对产业基金政府是不是应该监管。现在是不是应该放开不管。产业基金的设立是不是需要政府审查,有没有必要适当进行监管。应该说,最近我们到澳大利亚分别组织两个考察团,一个是今年初到澳大利亚考察,一个是最近由我们司和北京大学共同组织到美国和英国考察了国外的产业基金。实际上各国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像澳大利亚和英国都重点是建立产业资金的基金监管公司。英国给我们介绍的非常清楚,在全国有200多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但是只监管大的18家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我们现在的思路一样。所以有些专家认为,产业基金作为私募的基金其风险不会像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证券基金一样,风险是可控的,没有必要实行监管。对此问题我们也很认真慎重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大多数专家认为,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股权基金的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市场制度比较完善,专业投资者管理技能比较高,多层次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在这样条件下,实行完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条件以及合理性,这也是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今后管理和监管模式改革的方向,但是在我们目前的体制条件下,产业基金的发展还处在试点阶段,“十一五”规划和今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明确产业基金要进行试点,产业基金发展的法律法规,市场基础,资本市场成熟度等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推进产业基金试点期间,还必须实施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我们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市场化。
各部门都提出要建立产业基金相应的规范和监管制度。特别是我们现在研究,对于大型的主要由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的产业投资基金,国家通过必要的审核在开始阶段,来选择试点行业和地点,也有利于当前贯彻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应该结构调整的意图,有利于避免其演变为劣势的短期行为。对比大多数小型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目前我们把它作为创业投资基金看待,就是说没有必要都实行审批制,全国已经有几百家了,在我们那儿备案的就已经将近200家了。政府扶持的创业投资企业,我们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先到工商局注册,如果将来愿意接受监管,到我们这里备案,现在到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还没有,都是在省市一级的发改委。这一制度应该说受到了广大商业投资的欢迎,也为有关部门制订对小型的直接股权基金的优惠措施提供了依据。最近4月份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了对创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办法,也是根据我们的私募备案办法,提出要先备案才能进入税收政策的优惠。因为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投资于中小企业,政府应该鼓励发展,在设立的时候,不应该设计前置审批。因为要享受一些政策优惠,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当前,各方面对于发展国内产业基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日趋一致,发展直接股权基金不仅可以丰富金融投资工具,可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很多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产业还有很多制约条件,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金融机构投资产业基金还需要报国务院个案个批,专业性的组合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基金管理人才,特别是市场认可的,他们要树立市场信誉的道路还很漫长,社会信誉体系还处于建设中,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特别是关于产业直接股权基金的制度建设也还在探索研究之中,出台完善还有一个过程,因此目前发展产业基金还是要从试点起步,在试点中完善制度。
有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