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风来了,猪也飞上天后,价值投资一时间似乎黯然失语。而当大浪再次淘去泥沙的时候,是不是就是金子开始发光的时候?中国股市具不具备价值投资的土壤?在中国股市这样一个新兴市场,价值投资的内核需要怎样的界定,其外延又需要怎样的拓展?目前市场上,哪些是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品种?本刊特辟“价值投资讨论专区”,邀请各路豪杰在此不拘一格,抒发胸臆。
如果回到当前的证券市场,很多赞成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没有坚守这一理念。尤其是这轮牛市行情中,一些短线机会让很多投资者趋之若鹜。牛市中要不要坚守价值投资理念?这个问题牵涉到证券市场的方方面面。
首先,要有一套成熟的监管体系,这是进行价值投资的前提。投资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的本性在证券交易中充分显露出来,赚取最大收益率是每个投资主体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只要违规成本小于目标中的最大收益,“规外行动”就难以避免。
因此,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上,尤其是当监管体系不健全和监管力度不足时,很容易导致种种的内幕交易。在今年的这轮牛市中,有相当多的个股在题材的炒作下,短短的几个月不到股价便翻倍,不排除其中有些确实具备投资价值,但是更多的还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预期。上周,证监会针对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一事,分别对延边公路和吉林敖东及相关责任人给于处罚,但吉林敖东的股价(复权)已经从当初最低的5元冲上了百元。
当然,市场不可能完全排除暴利,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个股或者板块形成了暴利的趋势时,价值投资者只能是寂寞的。尽管证监会正在加大对市场的监管,但是对杭萧钢构炒作中有关人员的处罚却不幸成为监管滞后和力度不足的例证。当前,证券法、刑法修改后都对证券市场的非法交易有所规定,但由于具体的执行和量刑取证存在一定的复杂性,目前,通过法律手段打击非法交易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就使得投机之风仍盛,并动摇了价值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需要有很多标称为“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言行一致,树立起价值投资者的榜样。进入21世纪,有感于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失衡,散户过多,证监会大力倡导壮大机构投资者,很多基金公司获准设立。但这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却并非全是好孩子,几年前的“基金黑幕”就不说了,今年曝光的基金经理“老鼠仓”事件,就再次伤害了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任。
除此之外,还有基金并没有遵照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前期的大幅上涨中,很多基金公司为了追求高收益,去进行追高操作,比如吉林敖东在5月24日和25日两日,就有大批机构买入,而此时的复权价格都在每股140元左右,市盈率高达百倍。同样值得质疑的还有基金对权证的“投资”。比如建信优化配置基金自5月21日起,就持有伊利认购权证超过5%的份额,相当于560万份权证。以公告那天价格计算,市值为1.5亿,但是进入6月份后,每份权证价格由27元左右跌到23元左右,市值一下子缩水2000余万。这样的投资标的实在令人怀疑,更何况该基金买进该权证时价格在高位运行。
因此,要倡导价值投资,基金首先也要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从行动和理念上真正做到价值投资。再次,要有尊重股东的股权文化环境,营造价值投资的社会氛围。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并进行长期投资。媒体报道,一名叫刘元生的投资者从1989年就投资万科,经过18年的坚守,他获得了160倍的超值回报。这样的投资收益神话,大概连巴菲特也要称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刘元生之所以敢如此长时间持有万科,其中一个秘诀就是他对在王石领导下的万科管理团队的信任,据媒体报道,王刘私交甚笃。
这18年160倍的收益可以看作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的实现,是基于投资人刘元生对万科的信任。万科这家公司自上市以来,业绩稳定增长,在投资者关系工作方面,也在不断推进。我们发现,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缺乏尊重投资者的股权文化,导致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沟通存在障碍,表现在投资过程中,就不敢长期持有该公司股票。股改的时候,很多公司为了股改通过,表现出对投资者的尊重,而在股改结束后,一切又回到老路上了。因此,进行价值投资,就必须要让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上市公司,形成一种尊重投资者的股权文化氛围,这样才能让投资者放心地做个长期的价值投资者。最后,要有坚实的业绩基础,这是价值投资的根本。证券市场的基础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基础是业绩。
所以,当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45倍的时候,已有很多理性的投资者在逐步减仓,而那些绝对高估的股票,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纷纷遭遇抛售,这从本次提高印花税的影响中就可以看到,被投资者不计成本杀跌的,绝大多数都是靠概念支撑的题材股。按道理,股改后很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冲动应该会被释放出来,但是,业绩的增长毕竟不是像开水龙头那样简单,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当前,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内生性增长,一个是外生性增长,也就是存量增长和增量增长。在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和资产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下,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来提高盈利能力,但存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上市公司业绩在连续的增长后,出现了一定的停滞,而主要是靠股权投资来提升收益。因此,就有必要通过引进增量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已经有了资产注入计划,就是希望通过增量来提升业绩,这就为下一步股票的估值提供了业绩支撑。尤其是许多在央企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产注入,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我想,那些坚守价值投资信念的人们,肯定不会在近期股市的调整中错过这样的机会。(作者为在京媒体从业人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