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调高印花税为标志的政策调控在短时间内镇住了股市的上升势头,让大盘暴跌21%,大多数股票暴跌41%。可是刚刚过去半个月,上证指数一度几近收复失地,深成指则屡创新高。政策调控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过度投机:两手都来硬的
如果说政策调控的目标之一是打击过度投机,那么投机几乎从一开始就与政策调控较上了劲,具体表现是,当央行频繁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股市把利空当成利多来炒作,而当调控升级为调高印花税后,股市又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开始连续暴跌,跌到管理层害怕。本来还有开征资本利得税的打算,结果不得不通过经济学家来进行辟谣;本来银监会已经开出了对违规银行的处罚单,因为股市暴跌,怕对脆弱的股市再形成冲击,不得不推迟公布。其实,以暴跌自残来要挟管理层,这也是股市过度投机的一种表现,这相当于将国民经济的安危作为人质,因此投机势力也不容小觑。
事实上,即使在股市暴跌的日子里,炒家的投机炒作也一刻没有停止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爆炒一文不值的认沽权证。即将到期的钾肥认沽权证处于深度价外,一般人都认为已经不可能再掀起什么波澜。可就是这么一只眼看已经没有任何机会的品种,居然在大盘暴跌的几天里咸鱼翻身,疯涨9倍。即使深交所声色俱厉地进行监控和采取临时停牌措施,都无法阻挡炒家的疯狂投机行为,直到终止交易前的最后两天才走向归零之路,但在最后一天居然又疯狂一跳,上冲到1元才惨淡收场。如果说政策调控是要消除结构性的泡沫,那么这个目的显然是落空了,炒家敢于将毫无价值的权证炒翻天,实际上就是向管理层示威,两手都来硬的:一方面将有价值的股票打入地狱,另一方面将无价值的权证捧上天。
调控应该且只能依靠市场手段
在大盘暴跌前后的日子里,表面上看质地好的股票跌得少,反弹得快,于是有人以为蓝筹股时代来临了。其实这只是炒家暂时的退让,很快他们又卷土重来,投机依然,崇尚蓝筹只是一块遮羞布,骨子里依然是投机题材和消息,起主导作用的是资金。上周一某主流证券媒体上股评家推荐的股票中,有两只股票分别是襄阳轴承和湖北金环,推荐的主要理由是这两只股票投资券商,持有长江证券,而长江证券正在借壳石炼化上市,因此股权价值暴增。当天这两只股票都应声涨停。其实这两只股票持有即将被长江证券借壳上市的石炼化股票分别只有200多万股和3000多万股,而持有石炼化1.34亿股的海欣股份当天却是跌的。显然,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炒家是不是要动手,题材只是一个借口。
还有的股票,凭借送股题材不仅收复失地,而且翻倍上涨,如大唐发电、江苏开元,涨势如虹,可是本周最后两天突然连续跌停。这显然不是公司基本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涨幅过大之后的自然修正,说明市场的投机性并没有因为政策调控而收敛,反而有变本加厉的倾向,同时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仍具有一定的作用。
事实证明,对股市的调控应该而且只能依靠市场手段。在这方面,管理层对权证炒作的调控还是比较成功的。由于钾肥认沽权证疯狂炒作的示范效应,炒家又对招行认沽权证展开了炒作,导致其在几天之内疯涨3倍。在这种情况下,共有15家创新类券商创设的合计约12.27亿份招行认沽权证获准上市,其上市总规模达到招行认沽权证流通总规模的1/3。以前一天招行权证2.59元/份计算,市场需要32亿元的承接资金。史无前例的权证创设规模一举将招行认沽权证的炒作势头打压下去。只要有利可图,券商创设招行认沽权证的步伐仍在继续。第二天中信证券等14家券商再度出手,共创设招行认沽权证8.53亿份,以招行认沽权证前一天1.428元的收盘价计算,这些权证共需要12.18亿元的承接资金。面对这样的权证创设,任何炒家都会举手投降,因为就是从银行划账也赶不上权证的创设速度,这样的调控显然是上策。
当然,对股票不能搞创设,但也可以让股改时增持的大股东进行减持来调控,这总比赤裸裸的政策调控效果来得好。说穿了,政策调控实际上就是行政干预,容易引起投资者的反感,是下策。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