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内地房价的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在香港采访期间,看到了本报6月22日头版刊登的深圳市长许宗衡主持召开房地产形势座谈会的消息,许宗衡强调:“关注、解决普通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在香港,每个市民都不会对“公共屋”(廉租房)感到陌生,他如果没有在公共屋或长或短住过一段日子,那他的亲戚朋友,或同学同事一定有人住过。还有,爱看香港电影的人,一定曾在电影中见识过香港的木屋区,以及那比鸡笼大不了多少的所谓“笼屋”。如今,木屋和笼屋都成了历史。目前有多达260万居民住在政府兴建的180多个公共屋里,超过总人口的30%,再加上住在获政府资助的“居屋”的120万人,超过一半的香港人住在由政府提供或资助的房屋里。这个庞大的公屋工程被公认为人间奇迹,是世界上少数有效解决社会居住保障问题的成功典范。
香港公屋配套设施几可媲美内地高级住宅区
68万户入住租金低廉公屋
6月22日下午,在有香港“后花园”之称的西贡码头,记者采访了靠撑船搭客过日子的英姐。
坐在由渔船改成的旅游船上,英姐告诉记者这么一件事:从8月开始,她租住的政府公屋租金将从现在的每月1400多港元减至1300多港元。
英姐说,她家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以船为家,是政府让他们从漂泊的船搬进了公屋,虽然一家4口住在仅40多平方米的公屋里,但他们已感到很满足。没想到特区政府这次又如此体恤民情,将公屋租金减了100多块钱,他们一家非常高兴,也很感谢政府。
在香港,像英姐这样租住政府公屋的居民有68多万户,260多万人。这种住宅的正式称谓是“政府公营永久房屋”,香港市民简称其为“公屋”,因为“它们就是公家的”。另外,还有120万人居住于政府资助出售的居屋,房价相当于同区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由政府和屋主共同拥有产权。这两项相加,就有50%的香港居民居住在香港政府提供的公营房屋内。
23日上午,记者启程到恒安的公屋采访。从湾仔乘巴士到沙田区马鞍山,仅半个小时就到了恒安公交车总站。记者给恒安的朋友MiMi家打电话,没人接,估计逛街没回,于是顺便在周围转了一圈。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根本无法想象香港的公屋配套设施居然比内地很多高级住宅小区还美,超大型的运动场、豪华的中央图书馆、标准的游泳场、四通八达的公交站巴士线、种类齐全的购物娱乐中心等应有尽有。恒安是马鞍山众多公屋中的一个,由恒峰楼、恒海楼、恒星楼等7幢楼宇组成。走进小区,没想到还有个苏州园林式的小公园,曲径通幽,连廊迂回,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坐在树阴下,或乘凉,或下棋,或读报,一幅天伦之乐景观。
据了解,香港公屋的面积不大,但租金十分低廉,平均每平方米每月仅47港元,相对于每平方米约200港元的市场租房价格,要便宜得多了。
转了一圈再打电话,终于有人接了,是朋友MiMi的母亲张太。
一台钢琴、电脑与电视,两张椅子两间小房
30多平方米组成四口之家
张太家住恒安恒星楼四楼某单元。
乘电梯上到四楼,发现有点像工厂集体宿舍楼道,长长的通道墙面贴着白色马赛克证明建筑时间应有十多年历史,家家款式几乎一样的推拉式铁门显示价格低廉,但过道却非常干净。
当MiMi的母亲张太打开门将记者迎进时,记者特别留意了屋内的摆设。狭小的客厅内,两张椅子、一台钢琴、电视及电脑,两个矮柜及一个小壁柜,已占去大部分空间,就连一张沙发也摆不下;两间隔开的小房间,各放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双层木床,主人夫妇及两个女儿各住其一;厨房除了仅能容纳一个煤气炉、一台冰箱、一个洗手盘及一个人外,恐怕再难挤出多余的空间,洗手间也非常狭小,整套房没有阳台。
MiMi的母亲很热情,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不停地介绍:“香港的公屋基本上都这么大的,说是40多平方米,其实这是建筑面积,分摊后实用面积其实也只有30多平方米。我们一家原来住在香港仔的木屋,很简陋,后来政府拆了。大概1982年,我们开始申请公屋,排了4年多才轮到,1987年搬进来住,至今刚好20年。”
据了解,租住公屋的最低编配标准为每人5.5平方米,低于此标准的租户可通过每年举行两至三次的“纾缓挤迫调迁计划”调迁至较大单位,这一计划使公屋的拥挤程度大为改善。
在与MiMi的母亲闲聊过程中,她不止一次说道,很感谢政府的关心,让她一家住上了公屋。她说,为了将两个女儿拉扯成人,她与丈夫含辛茹苦二十多年,除了供女儿读书,所剩无几。好在两女儿都争气,先后到英国读大学并学成归来,希望她们能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月收入1万港元的两口之家可申请公屋
确保公屋提供给低收入者
“当时你们是怎么申请到公屋的?”记者问。
MiMi的母亲告诉记者,其丈夫是建筑工人,她以前也是打工,两人的收入都很低,特别是要养育两个女儿,负担很重。根据政府申请入住公屋的条件,比如,两人月收入不超过1万港元,不能负担租住私人物业昂贵租金的家庭等,他们家当时就符合其中的条件,所以就向政府提出申请。虽然等了4年,但还是获批了。
据了解,香港公屋是为中低收入家庭准备的,所以香港房屋署把月收入和家庭净资产作为公屋申请的主要标准。只要是月收入低于1.43万港元,同时净资产低于35万港元的4人家庭,就有资格登记申请公屋,并获得轮候的编号。轮候则完全按编号的顺序进行,先到先得。
今年,香港房屋署计划将公屋轮候册的收入及资产限额分别上调5.2%及1.8%,让更多家庭受惠。比如,以2人家庭为例,目前收入限额是每月10300港元。据悉,新建议的收入限额会增加500港元,上升至10800港元,资产限额就会增加4000港元到238000港元。
香港每年都有那么多人提出申请,到底如何使公屋提供给真正有需求人士?这恐怕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其实,这也是香港政府面临的一个挑战。
据了解,要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首先便是要界定清楚哪些家庭属于低收入住户。香港政府明确规定,凡没有能力购买住房,符合申请领取社会福利署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金(简称综援金),进入房委会公屋轮候名册租住公屋的家庭,属于低收入住户。
记者从香港房屋署网页了解到,入住公屋的家庭,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受清拆、重建、天灾等影响而无家可归者;2、因体恤理由而需要房屋安置者。体恤安置个案由社会福利署署长推荐,此等个案的申请人一般都有个别困难,诸如严重疾病、弱能或社会问题;3、初级公务员及退休公务员;4、调迁及舒缓挤迫居住环境;5、不能负担租住私人物业昂贵租金的家庭。
租户购买私人物业须马上将公屋还给政府
严禁公屋转租他人牟利
“租住公屋这么多年,很多人的生活也慢慢好转了,他们会将公屋转租给别人吗?”记者问。
MiMi的母亲一听就笑道:在香港,这方面的管理非常严,几乎没几个人敢冒这个险。
据了解,为保证将公屋租给真正有需要的家庭,港府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公屋租户绝对不可以将公屋转租给他人牟利;如果租户购买了私人物业,必须马上将公屋还给政府;所有租户每两年要向政府申报家庭经济状况,不申报收入或家庭收入超过所定限额的租户须缴付额外租金。
如果有公屋住户滥用公屋,一经调查属实后,除会被终止租约外,并将根据法律规定予以检控。一经定罪,可判罚款2万港元及监禁6个月。今年5月16日,香港就有一名公屋租户因明知而作虚假陈述,被法院判处入狱2个月。
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屋滥用方面的调查及执法工作,房屋署成立了“打击滥用公屋资源特遣队”。特遣队除了加强抽查公屋住户的户籍和居住情况外,还会加强审查公屋住户和申请人的收入和资产申报,防止高收入者租住公屋。
自从相关政策实施以来,房屋署已成功收回约3.4万个公屋单位,重新编配给有需要的人士入住。同时,现有约1.6万个公屋住户需缴交额外租金,每年数额约达1.7亿港元。
鼓励公屋居民和中下收入家庭自置居所
让更多人“居者有其屋”
出租公屋是为真正有住屋需要,但又无法负担其它类别居所的家庭而设,也是协助他们迈向自置居所的第一步。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政府逐步提升公屋的标准,并提供资助,协助市民自置居所。
MiMi的母亲告诉记者,他们现居住的这套房,已于1997年买下来了,变成了“居者有其屋”的居屋,当时只花了20万港元,很便宜。他们所在的恒安,大部分都由居住的居民买了下来。
香港的居屋与内地经济适用房类似。自1978年起,香港政府通过各项资助自置居所计划,包括居者有其屋计划、私人机构参建居屋计划,以及租者置其屋计划等,鼓励公屋居民和中下收入家庭自置居所。
“居屋计划”所推出的房屋,大部分为二到三居室,有独立厨卫和保安系统,素质已经可以媲美商品房。政府还通过主要财政机构提供特别按揭贷款,贷款额可高达楼价的九成半,还款期长达20年。为了防止投机,居屋购买者只限公屋住户及低收入者,5年内不可私自转售。
据了解,计划实施以来,历年推出超过43万个居屋单位,以折扣价出售给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家庭,既满足了中低收入市民拥有自置居所的愿望,又通过居屋供应的杠杆,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和价格,确保房地产市场理性、平衡发展。
在公营房发展的同时,香港政府也不愿看到公屋建设影响“私屋”房地产的发展。尤其随着政府低价出售公屋的推行,引起一些地产商的不满,他们认为政府侵蚀了他们的利益,政府同私人市场争利的问题浮出水面。于是政府实施“私人参建计划”来平衡这个利益。这一计划的主旨是,政府低价批出土地,让私人地产商去兴建一些出售的居屋单位提供给低收入者,私人地产商有利润,政府相应得到地产商的积极支持。
今年2月24日,建设部通报廉租房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一些地区还没有建立廉租房制度等5大问题。对比内地与香港,在政府投入方面,香港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大约6%-7%是用于公屋的建设、维护与运转,内地的投入则相当可怜;在关系协调方面,内地的政府部门、房地产商和公众很少沟通,而香港的房委会内部,需各方公开透明充分发言后,再行推出各种制度;在分配方面,内地很多不是以收入作为申请人资格的标准,而是以工作单位、单位性质作为配售对象,如公务员、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这批人恰恰是收入稳定,福利较高的群体。经济适用房仍然解决不了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因此,内地有必要借鉴香港公屋建设的经验,制定长远的廉租房政策和中长期的建屋计划,让廉租房建设制度化、长期化、公开化。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