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征或者减征利息税已经正式进入议事日程。昨天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这一决定草案拟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旦对利息税采取减征或停征,对居民储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存款的利息收入。昨天,相关专家介绍,对于物价上涨因素导致的负利率情况,减征或停征利息税就像一张专门的“药方”,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同时专家预计,利息税的调整不足以产生明显的资金流动情况,对股市的影响有限。
能有效减缓负利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4%。今年1-5月份,CPI累计同比上涨2.9%。而当前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06%,税后是2.448%,与CPI相比,税后存款实际收益为负。仅以5月份3.4%的CPI论,一年期存款税后实际利率接近-1%。“利息税的调整主要是针对负利率。”中信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陈济军昨天说。与加息等对宏观调控会产生整体影响的货币政策相比,利息税的减征或者停征对于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数据统计和居民利益挂钩走上了正轨。”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介绍,在国外,每当物价上涨数据出炉,工资肯定会跟着上涨,而且不算加薪。
对居民实际收益影响“高”于加息当初征收利息税主要是为鼓励居民多消费、少存钱,刺激内需,对于居民,其效果等于降低了存款利息收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和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说,现在减征或者停征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恰恰是增加了实际的利息收入,效果和加息差不多。
根据当前的利率水平计算,如果利息税减征10%,那么一年期存款税后利率变成2.754%,提高了0.306个百分点,比以往几次加息的0.27个百分点略高一些。而如果是停征,那么将是0.612个百分点,储户存款所得的利息收入更高。
以1万元1年期的定期存款为例,按20%的利息税,储户最后落袋的存款利息收益是244.8元,但如果利息税减征10%,那么利息收益是275.4元,而停征的话则是306元。
不会引起资金大量流动 虽然说利息税的调整会产生加息的效应,但对市场各方的影响却与加息不能相提并论。特别是对于企业和银行来说,实际贷款利率不变,企业的贷款成本没有提高。陈济军分析说,加息会对资本的整体成本产生影响,比如说银行资金的成本会提高,流动性会受到影响,但利息税的调整主要影响财政资金,对资金流向的改变作用有限。
彭兴韵认为,如果基础利率较高,利息税变化影响的幅度就大,而现在央行基准利率不高,因此所受影响有限。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林朝晖此前表示,以5月份CPI高达3.4%来看,利息税的调整不会根本性地扭转负利率情况,股市资金未必会回流银行。陈济军预计,虽然理论上利息税的减停对股市是一个利空消息,但鉴于多种原因,对股市的影响是有限的。
“不过国债可能会进一步受到"冷落"了。”刘桓表示。
昨天,利息税有望调整的消息令股市大盘大涨,银行股、保险股等相关板块全线上扬。
专家建议:利息税减征同时应设“起征点” “利息税减征或停征对居民来说是件好事,要是在减征的同时设立可享受免税的"起征点",就能更好地保护中低收入者利益了。”中国财税法学会会长刘隆亨认为,利息税的减征可以有效地减轻人们的税负,但是没有体现出对中低收入者的“特殊照顾”。“如果在减征利息税的同时,设置一个利息税征收的"起征点",就可以令中低收入者从根本上免除利息税税负了。这个"起征点"目前设在10万元比较合适。”
(责任编辑:马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