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缓解流动性过剩 红筹回归破冰在即

  本报记者 刘霞

   编者按:《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正在国内几家大型券商内部流传。虽然监管部门保持沉默,但坊间传言,这份关系到红筹回归模式的关键文件有望在7月正式颁布。

以往被众多企业竞相追逐的红筹模式,似乎面临着更多“挑战”。《财经时报》特别采写“红筹回归”专题,以飨读者。

  去年看起来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红筹企业回归A股,日前变得明朗起来。6月12日,中国证监会(简称证监会)向部分券商下发了《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点办法(草案)》(简称《草案》),《草案》为红筹股的回归初步确定了门槛和规范,并有望于7月1日以后正式颁布实施。

  此前,由于红筹公司是中资控股、在海外注册并上市的“境外企业”,按照《证券法》的规定,红筹股所属的境外公司不能直接在内地发行股票集资,必须通过变换途径才能回到A股,因此回归道路颇费周折。

  “目前红筹公司回归A股基本上没有太大障碍了。”西南证券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副总经理周到对《财经时报》表示。

  缓解流动性过剩

  据悉,首只红筹股最快有望于8、9月份登陆内地股市,在回归初期,将主要面向大公司,暂不放开至小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0941.HK)、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0906.HK)、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0297.HK)、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0308.HK)、中国粮油国际有限公司(0506.HK)等有望成为今年首批试点企业。

  在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看来,目前监管部门推动红筹回归,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A股市场处于的牛市状态;二是政府对国内股市的态度转变。“印花税的出台,表明政府的态度已经从积极扶持开始向稳定国内资本市场的方向转变。”

  包括初步确定今年回归的8家试点企业在内,红筹股多是业绩优秀的超大盘股,这些公司陆续在A股上市,必然会带来市场的扩容,对二级市场造成大的冲击。

  对此证监会的一位官员也证实说,此时积极引导红筹股回归,是管理层在A股市场极度旺盛的关键时期表明的一种态度,“加快大型红筹股的回归,将成为监管层缓解流动性过剩和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

  而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贾小梁近期也指出,国有大型企业回归上市,不仅可以解决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结构问题,还可以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能让老百姓享受到国企改革和利润分红的好处。

  投资者短期难获利

  优秀的红筹企业在海外上市,使得过去他们利用国内优质资源所创造的利润几乎全部被国外投资者所分享,国内投资者没有得到任何益处。在《草案》对净利润要求的排名中,位居第一的中国移动,2006年净利润达到了660亿元人民币。

  眼下对国内投资者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在红筹股的回归中分得一杯羹。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强调,应辩证地看待红筹回归对市场的影响,“现在国内流入股市的资金开始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而红筹企业的回归将会增加股票的供给,这样过去供不应求的局面就会逐步发生改变。”

  贺强认为,尽管目前红筹企业还没有真正开始回归,但至少体现出了供求关系的一种预期,“供给越来越多,但需求越来越少,可能会引起股市的一定回调。”

  韩志国表示,长期来看,投资者肯定能够从中获益。但目前这些超大盘的红筹企业的回归会带来股票供应量的急剧增加和市场的不断扩容,“对投资者来说,我认为短期有偏空的因素。”

  决定投资者获利因素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红筹企业在A股的发行价格的制定,由于股市点位较高,现在很多国内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已经高达80甚至90倍。

  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表示,现在大家对定价问题比较有争议,很多企业在海外挂牌时的发行价格都较低,但目前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已远远高于发行价。

  “这些红筹股基本上都是优质公司,如果回归以后他们的开盘价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会对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贺强表示。

  避免资源浪费

  基于监管层的明确表态,除证监会批准的首批试点回归企业外,很多红筹企业都毫不吝啬地表达了自己的回归愿望。如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控股”,0392.HK)、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0363.HK)等。

  有资料显示,主要从事基建及公用事业、消费品、零售及科技方面业务的北京控股,旗下持股或控股的多家公司在上海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上海实业控股也是如此。

  韩志国认为,像上述两家红筹公司旗下已经拥有国内A股上市公司,他们的回归不是在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会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我认为应该对计划回归的所有红筹企业进行认真筛选,避免重复上市。”

  按照监管部门在《草案》中的规定,针对母公司已在内地上市或者子公司已在内地上市的两类公司,目前暂不纳入红筹回归的行列。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还指出,对于红筹回归企业,由于两地针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办法等有所不同,红筹公司A股上市在部分细节上,仍会存在问题。

  随着红筹企业的回归,会有更多的企业现身内地资本市场,假定他们密集发行,是否会加大对股市的负面作用。贺强认为,“国家肯定会掌握发行的节奏,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下就全都推出来。”

  韩志国也对《财经时报》强调说,不管是对国内的监管层还是投资者,都不应该把红筹回归作为一个重要筹码,“红筹回归一定是一种战略,而不是策略和战术。”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晓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韩志国 | 贺强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