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合则共赢 透过CEPA看香港经济的下一个十年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飞逝。倏忽之间,香港回归已经10个年头了。回归10年来,在世界经济风云波动中,香港与内地共同成长。在安然度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期。2004年至2006年3年,更是20年来持续增长最高的3年。

香港经济步入2007年以来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显著增长,消费需求旺盛,物价稳定,高增长、低通胀,为香港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利的条件。总之,回归10年,香港经济在持续强劲增长的同时,通胀维持温和,在转向高增值和知识密集型经济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

  内地因素是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因

  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在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其对内地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其他任何一个贸易伙伴都不能取代的。从200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香港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商投资来源地。可以说,香港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及经济起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就业水平,扩大了出口能力,推动了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加速了内地的各项改革步伐,“积极利用外资、开放促进改革”的独特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奇迹的重要因素。

  内地经济在过去30年来的迅速发展,为香港带来了无尽的发展机遇,香港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与内地因素是紧密相关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内地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支撑了香港经济的不断转型和升级,尤其是承接了香港庞大的制造业,从而推动了香港经济向服务业集中的转型。第二,香港借助于得天独厚的制度、地理、历史等因素,一直充当内地通往世界各地自然门户的角色,也因此分享了内地经济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庞大经济利益。第三,内地对香港经济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从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反映出来,而且从资金流中也可以看出。虽然由于统计方法不同而造成香港统计数字和内地统计数字的差别,但不同的数据来源却揭示着同一个事实:内地是香港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资是香港第一大境外资金来源地。尤其是在金融方面,内地资金已经成为香港股市的中坚力量。第四,为了支持香港经济的发展,内地不断给予香港企业优惠性的市场准入待遇。

  随着内地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香港的地位依然重要,但香港企业的竞争力在大型跨国公司面前呈现出弱势,在内地外经贸中地位的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香港早已预见其带来的巨大挑战,因此呼吁中央政府继续给予香港特殊的优惠性待遇。2001年12月,中央政府原则上同意建立自由贸易区,并于2002年1月开始磋商,在多轮谈判之后于2003年6月29日就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简称CEPA)达成协议,并于之后分阶段相继出台了多项开放措施。继2006年1月CEPA第三阶段措施实施后,双方于2006年6月底就CEPA新一轮开放措施达成协议,于2007年1月起生效。这些措施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3个方面。从CEPA的实施效果来看,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业开放方面,均为香港商家缔造了商机。尤其是服务业的开放,不仅先于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时间表,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市场准入资格,有利于香港中小企业在内地的业务发展。

  CEPA之后仍需深化香港与内地的一体化安排

  在内地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逐步走向全面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CEPA仅仅是过渡性安排,也是较低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安排。事实上,香港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内地的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这是由香港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共同决定的。

  第一,香港的竞争优势是动态的,而非一成不变的。香港的竞争优势无非有三。一是制度优势。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各种生产要素均能够自由流动,各种硬件基础设施完备,而且,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公平透明的法律体系,并实行较低的税率。二是服务业优势。运用国际通行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方法计算并分析香港服务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共同结果是:香港在金融、物流(运输)及专业服务等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三是政策优势。香港曾经是内地唯一的对外门户,充当了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桥梁和跳板,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在作为内地和国际市场中介方面的绝对优势。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渐进推进尤其是控制内外部风险的需要,再加上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态度,香港往往在内地的一些开放政策方面占得先机,如内地企业的赴港上市、CEPA和境外人民币业务等等。这就形成了香港特殊的“政策优势”。

  然而,这些优势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动态变化的。从长期的趋势来看,有些优势能保持较长的时间,有些优势正在下降或者消失。例如,就制度优势而言,香港长期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其高度国际化和自由化,这使得香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最佳通道。就服务业优势而言,由于内地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香港形成竞争也是迟早之事。就政策优势而言,短期内还将存在,但长期则不容乐观。总之,香港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内地的政策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加速与内地经济的融合,并在其中明确自身的定位,才是香港根本的出路。

  第二,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内地的经济腹地。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经济陷于短暂衰退,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再一次得到了广泛的讨论。社会各界先后提出了香港应该发展资讯科技、中药港、“本土经济”、“二元经济”、重新工业化等主张。香港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推动高科技制造业发展的措施。然而,金融危机以来香港经济经历的大调整并未使产业结构发生大的转变。连续的经济复苏并未推动香港经济转型的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未出现,最主要的增长动力仍然来自货物和服务贸易。制造业不但没有得到巩固发展,反而进一步趋向收缩,CEPA的实施对此也无能为力。产业结构并未朝多元化发展,而是更趋服务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香港的成本结构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香港本土并没有形成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及产业集群;与珠三角的分工模式目前看来是最优的选择且难以逆转;政府坚守不干预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香港截然不同,内地发展起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两地经济的日益融合也使得香港能够最大程度地规避产业结构单一所带来的风险。可见,在本地制造业难有起色的情况下,加强与内地经济的融合,强化分工与合作,把服务业腹地伸展到内地,才是香港的现实选择。

  香港同内地的竞争与合作待协调

  香港本地是一个小市场,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必须和周边区域的发展结合起来,这就涉及香港怎样跟周边地区分工合作,在国内区域合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发挥更好的功能。然而,随着内地经济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不断成长,与香港的竞争不可避免。这就引发了两地的合理分工问题。两地亟须建立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当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逐步进入深层次的攻坚阶段,香港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由于在新一轮的世界科技发展大潮中相对落后,香港对珠三角的辐射和拉动能力逐渐降低。研究显示,香港资本出口导向型的投资策略,决定了港资企业在对内地企业进行专利转让与技术服务方面较少。同时,珠三角也没有完全指望香港的服务业。面对产业升级与服务业落后的矛盾,珠三角同样在提倡大力发展自己的服务业,并已积极规划未来推动服务业全面提速。随着珠三角地区基础设施、金融服务、运输及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及提升,对香港专业服务和融资的依赖逐渐减少,竞争性在加强。

  随着长三角市场日趋重要,基于追随现有客户或开拓新市场等目的,香港服务业将其业务范围也扩大到长三角地区。如果说在“毗邻香港”的珠三角,香港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区,香港服务业面临大型跨国公司及其它外资企业竞争的挑战。

  与此同时,从经济意义上来看,香港仍然是内地一个离岸经济体及离岸金融中心,并没有因为与内地的经济整合而改变其小型独立经济体的本质。虽然CEPA是为香港量身打造的产物,也具有双赢的效果,但更多是内地对香港的优惠安排,终究离共同市场还有不小的差距。

  下一个10年,香港何去何从?

  长远来看,经济发展的腹地和辐射力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从“三小时经济圈”来看,地理上邻近的珠三角才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基本腹地,以此为根基,渐次向“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其他区域延伸。中国之大足以包容多个经济区域和经济中心,不同的经济区域都可以有自己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即使各区域性经济中心之间经济功能雷同,但在业务的侧重上也可以有不同。以此来看,香港和其他内地区域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并不重叠,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当然,竞争是必然存在的,只是并非“零和竞争”。

  总之,内地需要香港,香港更需要内地。香港是中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圈内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创新和示范作用。同时,内地也是香港经济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合则共赢!(张汉林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悲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