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自当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从当日起,国家环保总局将停止这些地区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同时,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此番"限批"范围指向水污染严重的流域地区,除了上述安徽三地、山西二地外,还包括黄河流域的甘肃白银市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陕西渭南市;淮河流域的河南周口市;海河流域的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濮阳经济开发区、山东莘县工业园区。
对于此次禁令,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说,在未出台重罚法规的前提下,限批手段是环保执法的突破口,是调动地方环保的责任心,撬动政府和社会的整体力量的一种方式。而真正解决环保问题,还需要构建一系列环境政策体系。
"流域限批"是下半年工作重点 <21世纪>:近期各种级别的环保督察都在进行,为什么仍看到企业偷排,环境事件频繁发生?今年年初环保总局就尝试更新手段,即区域限批来突破环保执法困境重围,效果如何?此次流域限批和区域限批有何不同?
祝兴祥:我认为对环境污染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是两方面的,我们不能单方面责怪企业或地方,关键是怎样促使企业和地方政府去做。
区域限批最大的贡献是,把环保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环境负责任。流域限批也将起到这样的作用。
区域环评是从抓企业转移到抓城市政府,而流域限批则扩展到更广范围,从抓城市政府到抓整个流域。对处于重污染江河段的城市,流域限批对当地政府有一个提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流域限批强调大家要协调作战、共同把关。因为流域环保具有连续性,存在上下游的问题,上游要对下游负责,流域沿线地方需要协调。
另外,此次流域限批中提出了流域环评,这可以让重点流域的地方从更广的范围考虑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考虑环境质量如何改善、如何与下面联合,并综合启动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等。
<21世纪>:区域、流域限批,包括各部门牵头的环保督察行动,都是主要靠行政力量来推动。在实行过程中,会被各种力量化解。如何评判限批的作用?
祝兴祥:区域和流域限批都是在做探索。限批手段是在未出台重罚法规的前提下,探索环保执法的突破口,调动地方环保的责任心,撬动政府和社会的整体力量的一种方式。流域限批将是下半年环保总局的工作重点,我们会长期做下去,这也获得国务院的大力支持。
工业园区成了重灾区 <21世纪>:您估计这次流域限批会影响多少建设项目?
祝兴祥:我不知道具体有多大影响,但得到了相关省市的领导高度重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和安徽蚌埠市市长都表示,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流域限批制度。
从区域限批的效果来看是很好的。我们现在不关心企业的问题,限批之后不用环保部门再去抓一个企业。当地政府就会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尤其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他们领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在统筹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给予很高重视。
<21世纪>:这次流域限批中,工业园区是重灾区吗?
祝兴祥:工业园区在最近一段时间问题是最多的。有些地方制定一些土政策,不允许他人进入检查,园区环评自己批等。事实上,工业园区已经成为环评执法的死角,地方环保部门根本进不去。土政策使得环评成了典型的"做样子"、"走秀"。
同时,园区项目层次差距大也是出现环保问题的重要原因。工业园区名义上是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名称很多,好的技术企业和项目也有,但是也有一部分把什么项目都放进去。很多工业园区都有类似问题,所以这次单独把工业园区提出来。
国务院近期要发布一个关于加强工业园区管理的通知,对工业园区的滥批、数量过多、面积大、项目少等一揽子问题进行规范。
政策缺口尚需配套 <21世纪>: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源治理水环境,我们每年也都进行环保专项督察行动,包括几部委联合检查,重点也放在水环境上,但为什么效果不佳?
祝兴祥:我个人认为是责任和权力没有很好的对应。环保总局对国有大型企业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国家让管而地方不让查的情况是存在的。权利和责任不能匹配的时候,环保部门便无力承担。
另一方面,老查老犯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查一次犯一次,连查三次连犯三次,而且很多企业都是地方的利税大户。这些问题还需要从法律和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
<21世纪>:您认为流域限批手段还应该与哪些政策搭配起来?
祝兴祥:首先是法律方面。我认为环保方面没有严格执法。确切的说,很多地方企业根本不怕法。为什么?经济账使然。从立法角度上,要体现对违法企业领导的法律追究制度,重罚规定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机制问题。说起破解环保执法问题,大家通常会提到改革"九龙治水"的管理体制,其实关键不在于是否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而是现有管理部分要明确责权对应,如果规定一个部门有职、有权,但是没有管好,就要追究其责任。追究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这样的监督环节正是我们的机制所缺失的。
此外,经济手段也很重要。我认为可以考虑制定更多绿色经济政策,如环境安全险,保险公司对企业的环保赔偿、补偿等做出相应规定,这等于多了一个对企业监督的力量。目前,我们已经与银监会合作研究绿色信贷,并将从税收等多方面做考虑。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