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深圳市长许宗衡表示,“我呼吁各位不要买车了,虽然这可能没有法律依据。”以市长之尊,讲这么诚恳的话,说明事态的严峻性。事实上许市长之前已经呼吁过多次,而且深圳市设立“无车日”、提倡无车文化已经四年了,但是上牌数量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把省会广州远远抛在后面,甚至超过了上海市,可能只有首都北京的上牌量能够与深圳比高下。
深穗两地人均收入差别不太大。格外旺盛的买车欲望,不单纯是钱多了要显摆。我以一个广州司机的直觉认为深圳低密度的城建模式有问题,太像北京,而不像南方城市。深圳立交几乎全是蝶形的,想左转得先右转。蝶形立交大气、好看但是占地方,北方城市常见,南方城市少见。莫非正是京深两地城建模式方面近似,才导致汽车需求上的近似?
以深圳目前的楼价来看,买车的确是小事一桩。市区一个洗手间的价格就足够买辆中级轿车了。我有个北方籍的同学,今年刚刚调入深圳某大公司总部,面对深圳市区高昂的房价,无法安家,只得考虑把家安在广州,再买辆车两地跑,他是没有办法响应许市长的呼吁了。他的问题只在于座驾以粤A还是粤B的面貌出现在深圳街头,把他的上牌数贡献给广州还是深圳。
深圳河对岸的香港,大概是世界上汽车数量控制得最好的城市。一方面用车成本高,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发达,所以香港不仅私家车拥有量少,私家车使用率更低。地铁四通八达,公交大巴、中巴,短线、长线不可胜数,交通秩序更是井然有序。一朋友旅居香港多年,她称赞香港大部分都是专职司机,驾车自然足够“专业”,不但熟悉路况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同时车辆维护良好不容易抛锚导致交通堵塞。
反观深圳,地铁仍待成网,公交票价就高得极不合理,每公里不低于0.2元。私家车用车成本主要是油费,每公里一般不超过0.5元。也就是说,只要每辆车载两个人,就和坐公交车打平甚至赚了。精明的深圳市民哪有有车不开搭公交车的道理?即使不在深圳,也能感觉到粤B车数量猛增。粤B车的驾驶作风比较剽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粤B牌宝来车,每次见到我都会老老实实让道。
深圳市学香港单独提高油价没有条件,但是学香港搞好公共交通的条件是具备的。深圳公交车的运营成本没有理由比广州等城市高很多,在道路建设、轨道交通方面的承诺一时兑现不了的情况下,不如考虑降降公交车票价,增加公交车路线和车辆。我相信这些措施配合许市长的深情呼吁,一定会立竿见影。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