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不仅是耕地的锐减,还有这锐减之势难以遏制。”7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陆仁达在十届全国政协第十八次常委会全体会议的大会发言中强调,目前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令人触目惊心。仅2006年,就查处土地违法行为131077件,涉及土地面积138.4万亩,其中耕地65.1万亩,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17.32%、76.72%、67.63%。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节约集约用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一大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但多位委员在发言中表示,死守“红线”的形势并不乐观。
李雅芳常委表示,要保住“红线”、科学发展,人们首先必须面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刚性需求”。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厂房、仓储设施等必然占用耕地,道路、绿化、公共设施建设等也要占用耕地。
同时,用地者存在多占土地的利益驱动。近年来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土地在融资、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非常显著,因此用地单位在申请用地时都想办法多要土地,采取了未批先占、批少占多等手段。“与此同时,耕地所有者却缺乏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政府也期望通过改变土地用途来获得收益。”李雅芳常委特别强调,目前对占用耕地违法案件处罚轻,导致违规成本远远低于收益,促使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统计显示,2001年~2005年间,土地违法只有1%的党政纪查处风险,0.1%的刑事责任追究风险。”
邹玉川委员则表示,现行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办法缺少资源保护和土地利用方面的考核内容,致使部分领导干部不惜以过度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政绩。而集约用地还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
人们注意到,土地“红线”并非第一次设立。以1996年为基期的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曾确定,2000年的耕地保有量为19.4亿亩,2010年的耕地保有量要控制在19.2亿亩。结果,刚到200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就减少到了19.2365亿亩。怎样才能让“红线”不再失守?委员们建议,应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调控作用。可以将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按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将土地供应能力和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作为约束指标来确定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严格限制征地范围,并修订目前的用地定额。同时,应该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邹玉川委员建议,要按照节约集约、合理合规的原则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实行城市发展“红线”控制,杜绝大广场、大立交等形象政绩工程。
李雅芳常委建议,要强化政府责任,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以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对各级政府土地管理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挂钩,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委员们还提出,应该加大对违法用地的处罚力度。现有的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明确但却落实难,处理少且处罚轻。不能以经济处罚代替追究党政纪责任,更不能以党政纪处分代替追究法律责任。(记者沈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