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区的华龙小区4年时间为1753户家庭分配了廉租房
重庆累计投入3.42个亿,解决了主城区23500户低保家庭的住房问题
重庆试水廉租房
几家欢乐几家愁? 近期股市出现巨幅震荡,而楼市上涨的脚步反而在不断加快。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了6.6%,涨幅比四月份高出1.3个百分点,个别城市甚至一个月上涨了百分之十几。
楼价节节飞涨,很多中低收入的城市家庭只能望楼兴叹,那么,国家推出的廉租房制度能不能帮他们园一个住房梦呢?
廉租房为困难家庭带来福音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华龙小区,记者见到了54岁的秦跃民,老秦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批住进这个小区的廉租户,在老秦家里,记者看到,这套35.5平米的住房,配套齐全,宽敞明亮。
廉租居民秦跃民:“我们这个小区说实话比(有些)商品房还要好些。”
老秦告诉记者,10年前他下了岗,时间不长又突发脑溢血留下了后遗症,家里的三口人,都要靠低保维持生活,房子一直是压在心头最大的难题。
廉租居民秦跃民:“以前没有房子住,到处租房住,居无定所,租的房子又无厕所,又无厨房,并且吃住在床上,无力之足之地,不堪回首啊。”
2004年,九龙坡区征地65亩,建成了使用面积在16到55平米之间的廉租房1170套,安置住户3000多人,老秦成了其中的一员。
秦大娘:“现在有一个安乐的家,温暖的家,小区环境很好,我出去散散步,身体越来越好。”
在宽敞明亮的厨房里,老秦的爱人干起活来特别的起劲儿。
记者:“中午你们都吃稀饭?”
老秦:“对,就吃稀饭,天气热了。”
记者:“生活怎样?”
老秦:“很幸福,只有三个人,天气热了吃稀饭,天气凉了吃干饭。”
廉租房让老秦有了一个家,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老秦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夫妻两人吃低保每人每月210元,残疾补助每月20元,秦大娘每月退休金可以拿出300元,每月总收入为740元,生活费每月的花销是500元,房租每月51.3元,水电费每月支出100元,这样每个月还能剩下88.7元。
老秦夫妇:“而现在确确实实是让我们安居乐业。”
在华龙小区的物业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这个廉租房小区建成之后,还配套建成了两处健身场所、一座老年活动中心,还请当地人民医院在小区设立了卫生服务站,由附近派出所设立了小区警务室,还成立了以服务为主的物业管理中心,公交站、菜市场、购物超市也在小区周围落户。
记者:“对政府创造的环境满意不?”
廉租居民:“满意,环境好,比我以前住的好得多,想一直住下去。”
秦跃民告诉记者,从当初提出申请到最后拿廉租房的钥匙,他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记者从九龙坡区房地产管理局了解到,在这段时间里,困难家庭一般要经过好几道程序:首先由街道办事处开具申请廉租房的低保资格证明———再到廉租住房管理部门审核———然后在户口所在地公告———接着到廉租住房管理部门登记———再轮候配租———直到分配到廉租住房。九龙坡区通过这套公平公开的程序,4年时间为1753户家庭分配了廉租住房,如今这个区人均住房面积低于6平米的困难家庭全都住进了廉租房,他们不仅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而且还能得到很多其他的帮助。
在位于重庆大渡口的廉租房小区惠丰居里,廉租住户朱兴军正在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帮他从互联网上找工作。
工作人员:“哪个适合你?”
朱兴军:“这个保安。”
在社区配备的电子阅览室,坐满了上网和看书的居民,搬到新家后,不仅电脑信息让朱兴军感到新奇,便捷的医疗服务更让他满意,朱兴军患有高血压,小区里的卫生服务室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卫生服务室配备了常用的药品和简易的医疗设备。”
夏钦霞医生告诉记者,卫生室虽小,担负的保障作用可不小。
“对重症病人,我们有专车接送。”
和正在找工作的朱兴军相比,刚搬进廉租房不久的邹尼娜显得更加幸运,她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饭店打工的工作,这对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喜上加喜。
记者:“对现在工作满意?”
邹尼娜:“满意,家庭也照顾,工作也做了。”
记者:“第1个月工资拿到了?”
邹尼娜:“拿到了,收入还可以。”
工资虽然只有300块钱,但邹尼娜很知足,从没有住房到住进新家,从没有收入到劳动挣钱,成为邹尼娜搬进廉租房后生活最大的改变。
记者:“下一步对住房还有什么要求,实现梦想的时间长不长?”
邹尼娜:“努力多挣钱,再住宽一点,我想凭自己的努力不会太久,只要肯干。”
邹尼娜渴望拥有一套住房的梦想,在同样是廉租住户的吴明红那里,变成了现实。吴明红既是廉租保障户,又是拆迁安置户,根据重庆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吴明红不但告别了破旧的平房,搬进楼房,还在种种优惠中拿到了房屋的产权。
小孩谢振宇:“心情都变好了。”
当前,廉租住房的保障有实物配租、租金补贴和租金核减三种方式。拆迁置换是重庆市在廉租住房保障过程中灵活运用租金核减政策的一种创新,重庆市房管局拆迁处郭唐勇处长告诉记者,由政府协调开发商,在拆迁安置中让符合廉租房的住户拥有了新房产。
拆迁处处长郭唐勇:“我们主要从算大账的角度让开发商理解,困难群体都得到保障以后,拆迁的速度加快,从政府站在监管的角度来讲也实现了三方共赢。”
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张定宇局长告诉记者,截至今年5月底,重庆市通过实物配租、拆迁置换和租金补贴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3.42个亿,解决了主城区23500户低保家庭的住房问题,其中,实物保障3829户,发放租金补贴4071户,旧城拆迁安置保障1.56万户。
张定宇:“到今年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解决了主城区居住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的住房问题,到现在已经全覆盖。”
住进廉租房
喜忧“相伴” 重庆市把廉租房建成了一个帮助低收入家庭的服务平台,不但让他们有了新家,就业、医疗也都有了基本的保障,不过,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廉租房制度目前毕竟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资金短缺、房源紧张、配套落后,不少低收入困难家庭住进廉租房的同时,一些新的难题又开始困扰着他们。
在华龙廉租房小区,廉租住户李国华向记者坦言入住后面临的住房窘境。
记者:“现在的面积能保障你的需要吗?”
李国华:“我自己基本上够,要加上女儿和外孙就不够住。”
记者:“你现在还需要多大面积?”
李国华:“我需要再多一套房。”
随李老汉走进他家的廉租房,简陋的陈设将两室一厅占得满满当当,出生不久的小孩把沙发当成了婴儿床,记者了解到,李家七口人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分房中,虽然他得到了最大的一套住房,但女儿及外孙女的住房问题却始终没有解决。
儿媳:“给居委会反映,就不分。”
李老汉的女儿是残疾人,吃低保,因为没有住房至今在农村住。
李国华儿子:“住房成了危房。”
是什么原因让应该住上廉租房的对象未能住进来呢?九龙坡区房管局曾副局长告诉记者,现在廉租房房源十分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具备这一条件的住户的需求。
由于廉租房房源有限,重庆市给一批符合廉租房条件的住户发放了租金补贴,王安亚是渝中区最早一批享受补贴的廉租住户,这套房子王安亚已经租住了5年,家里两代三口人,一个睡卧室,一个睡阳台,一个打地铺,就是这样的房子,王安亚向记者出示了包括街道廉租办在内三家签署的租房协议,根据协议,政府每个月都会将300元钱存入为廉租户设立的专用银行账户,然而,现在的王安亚却面临着被房东赶走的窘境。
随着租房价格的上涨,300元每月的补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记者:“每月房租多少钱?”
“租房子400元1个月。”
记者:“政府补贴多少?”
“政府补贴300元,很困难。”
为了挣钱,王安亚精打细算。300元钱只能用于租房,王安亚的生活只能靠低保维持。
记者:“你的低保加补贴,够不够开支?”
“共930元,不够。”
记者:“现在担心什么?”
“一是担心现在租住的房子会卖掉,二是担心房租涨价,我承受不了。”
租房没有安全感,王安亚很想住进政府建设的廉租房,但由于地处重庆的核心区,这里的地皮少、地价高,很难建起廉租房来。
“我只有住本社区方便些,转社区吃低保又有一定困难,担心再申请低保问题。”
不仅如此,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住户虽然住进了租金便宜的廉租房,但家庭总的花销却变大了,特别是有小孩上学的家庭,这对已经找到工作的邹尼娜来说,也不例外,女儿左梦读初三,住在九龙坡,念书选在了杨家坪。
记者:“小孩在那里上学,不在这里住吗,户口在原住址?”
左弟堂:“杨家坪80中上学,小孩不愿意搬过来。”
左弟堂告诉记者,华龙小区建在了郊区,附近学校很少,师资力量也比不上女儿原来就读的学校,左梦每天都要倒两班车赶到学校。
记者:“问每天车费多少?”
左梦:“每天4元,一个月120元。”
120元,占到了邹尼娜工资的五分之二。
记者:“你们俩找工作的收入除去开支可以满足吗?”
“差不多,刚好够生活、小孩的学费。”
在重庆,记者做了个简单的调查测验,接受采访的41户廉租住户中,完全满意的有11户,基本满意的有17户,13户都反映了住进廉租房后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占调查总数的32%。
专家认为
廉租房是要成立一个低成本的面包好一些
在今年的两会上,廉租房被头一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要求各地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但从刚才在重庆市的调查,记者发现这个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不少难处,租金上涨、周边资源不配套,给困难家庭带来了一些压力。怎么才能让廉租房的实惠不打折呢?
李国华盼望更大的房子,王安亚盼望更多的补贴。解决和他们有着相似需求的住户们的难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刘伟向记者坦言建设廉租房的进程十分艰难。
“03年确定目标,需要3.3个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压力非常大。”
在2003年,作为政府“十大民心工程”之一,重庆市启动廉租房建设项目,而当年重庆市的GDP在全国排16位,市级土地财政收入仅28.1个亿,就在这种有限的资金瓶颈下,市政府还是确保了廉租房的资金投入。
刘伟:“拿了1.25个亿。”
据统计,全国市级财政投入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才三个多亿,重庆市占到了三分之一。但这样的大投入,对重庆这个大农村、大城市的年轻直辖市来说,财政局刘副局长依然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下一个五年。”
市房管局张定宇局长告诉记者,在重庆廉租房建设第一期目标通过财政资金保证后,下一步扩大保障面时如果仍有资金缺口,他已经找到了一条融资渠道。
“我们按照我们的进度来进行,如果我们需要资金进行调剂,我们跟开发银行有些协商解决。”
“在推进廉租住房的进程中,如何制定制度从租金上保证?”
“准备同开发银行一道,他们非常支持这个工作,把资金筹措好,解决好。”
廉租房建设资金保证后,九龙坡区房管局副局长曾明中告诉记者,廉租房家庭成员增加后,政府随时增加房源,保障新住户的需求。
在李国华家,他的女儿、外孙女符合廉租房条件,享受住房保障面积的房租会按0.8元每平米收取,对超出的面积就要按1.85元的浮动价收取。曾副局长告诉记者这样做可以让不同收入阶层但仍买不起房子的人都能够住上廉租房。
重庆市房管局张定宇局长告诉记者,增加廉租房房源,除了每年新建一批外,他还准备实施另外两个办法。
“在市场上有一些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房子我们购买一批,还有通过一些我们原有的公房来解决。”
而对邹尼娜这样的家庭来说,他们有了住房后,更关心女儿为上学多花的交通费,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廉租房小区的住户,在享受住房廉价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产生了额外的消费,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贫民窟,对此,重庆市房管局张局长并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廉租房的配套建设会逐步完善,重庆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张定宇:“我们跟街道社区一道,在廉租住房区设置了一些图书馆、电话(电脑)教育室,搞些培训班来解决这个群体的就业和子女教育的问题,通过街道,社区来进行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把小区建设成和谐社区。”
在重庆市房管局,局长张定宇向记者描绘了“十一五”时期重庆市廉租房建设的蓝图。
“准备解决在主城区居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的居住问题,其它区县居住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户的住房问题。”
重庆希望通过廉租房建设,尽早解决城市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难,但从全国情况看,廉租房制度目前推进速度并不乐观。像去年,全国开工建设和收购的廉租住房只有5.3万套,建筑面积293.68万平方米,仅完成了计划量的三分之一。推进廉租房建设遇到了哪些阻力?什么样的廉租房制度才是真正公平合理的?来听听重庆大学任洪教授的观点。
任洪,重庆大学建设管理和房地产学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家,他首先对全国一些地方廉租房推进迟缓进行了分析。
“对中国来讲很多城市建设很大一部分资金,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很大比例,如果土地出让金少了,地方政府财政就失去支柱,无法运作。”
在任洪看来,一些地方不愿建设廉租房,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链条形成一个怪圈。
“实际上土地价格高,最大收益是政府,土地价格弄大买给房地产开发商,土地价格高了房价高,房价越高土地买的价直越高,一般土地升值是最快的。”
政府转让土地获取高收益,土地高价格带来高房价,开发商与政府构成一个外循环;而房价上升导致更多的人买不起房,政府又要抑制房价;同时还要无偿划地建设廉租房增加开支,形成一个内循环。
任洪认为,两种循环的结果造成一些地方在廉租房建设上缺乏主动性。今年初建设部下达了催建令,要求各地特别是还没有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地区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投入,明确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以财政预算为主、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相结合的廉租住房资金筹措机制,确保土地出让净收益5%左右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但任洪坚持廉租房建设在总量上须适度控制。
“而是按改革开放10-20以后,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进入橄榄型以后,按买不起房的穷人这个量来设计,我认为是恰当的。”
任洪告诉记者,橄榄形是一个中产阶级居多的比较理想的社会体系,具有稳定性,摇摆一下能自动复位。当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整体资产分布属于金字塔型,低收入人群较多,如果按现在需求建设大量的廉租房,在社会进入橄榄形后会造成资源浪费。
任洪认为,给予最大的财政支持,造出最便宜的房子是廉租房顺利推进的关键,但他反对降低住房标准。
“只是空间面积的减少,而不能功能上的减少,而且很关键一条,住进去廉租房,感到世界是平等的。”
在任洪看来,只有社会公认的最急需的人最适合住廉租房,其他人要严格控制。
“要能感受到能够住上廉租房跟中产阶级奋斗一辈子买房一样的难度,这是公平的,绝对不能说,廉租房想进就进。”
除了老弱病残人员外,任洪不赞成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近乎免费地住进廉租房。
“如果完全是送的,那种不要钱的面包人人都想要,但对很多人,对年青人或其他人来讲廉租房还是具有一定成本,绝对不能一点成本没有,这对社会来讲不公,对资源利用也不公。”
有人说廉租房是个免费的“面包”,任洪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要成立一个低成本的面包要好一些。”
任洪也坦言,廉租房建设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的发展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
“都由穷到富,任何国家只能一个阶段一阶段一步步走,我认为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半小时观察:廉租房代表执政水平 节目里,我们看到重庆市在建立廉租房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但推进廉租房建设不可避免也会遇到各种矛盾。房价高涨的今天,同样一块土地,在政府手里,到底是盖廉租房?还是开发商品房?所带来的GDP和财政收入肯定不是一个数量级。如何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平中做出选择,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实际上,答案早就写在199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居议程》和《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里面。这两份文件提出了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核心目标,强调政府有为所有公民提供居所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居民的住房权。也就是说,政府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居者有其屋。这样看来,政府部门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有个安稳的家,而不是靠土地来谋利。显然,盖廉租房这项任务比开发商品房更重要。
我们知道,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廉租房实际上就是一块这样的木板,它的长短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社会公平的水准。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