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居民的收入水平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提高,但各项支出与日俱增,尤其是房价连续攀升,医疗教育等支出有增无减,加上最近粮食、猪肉价格的大幅拉升,引发了众多商品价格的上扬,这些均严峻考验居民的经济承受力。
以前人们在考察消费者的经济承受力时,往往看到的是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容易忽视近年来居民对各项改革和物价上涨的巨大付出。数据显示,2003-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2%,低于GDP增长10.3%的平均增速。
在看到收入增长的同时,应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即居民支出的增加和价格的上涨给居民收入所带来的缩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2的6030元增加到2006年的8697元,增长44.2%,年均增加667元,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超过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2年的1468元增加到2006年2416元,增长64.6%,年均增加237元,年均增长13.3%,超过收入增长7.1个百分点。可见,近几年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基本被支出所抵消,农村居民则是入不敷出。
在居民的投资与消费中,房子是近年来挤压居民钱包最多的东西。房价坚挺,一路攀升,掏去了居民大部分的积蓄。与上年相比,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均超过5%,2002年为3.4%,2004年达9%,2005年为7.7%,2006年为5.8%,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甚至每年均超过10%。据有关部门对12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64.2%的消费者认为合理的房价在2000~5000元/平方米之间,但这些城市目前的房价均大大超出了其理想价位,远离了消费者的承受极限。对这些信息,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承受极限所隐含的容忍度,或可视为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临界点。
从物价的走势看,目前正是处在一个涨声四起的时段。猪肉、粮食等食品价格普遍在上涨,水、电、天然气、油、煤等也在上涨,房价在多方的呼声中仍在攀升,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都在上涨,价格上涨与居民收入增长背离的结果最终导致内需不足,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近两年,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正在提高,但是,我们对民生问题依然缺乏一个系统而实际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对于某种具体价格的上涨,曾有人表示,涨幅在百姓可承受范围之内。问题是,我们对老百姓的真实承受能力究竟了解多少?孤立地看待收入的提高和某种价格的上涨,其所带来的压力或许在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之内,但是,当所有的压力集中在一起时,对居民的承受力就会大打折扣。而我们现在缺少的恰是观察老百姓实际承受能力这一至关重要的指标。
之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对物价的承受力有限,一是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成熟,人们对未来还有很多顾虑。面对住房、医疗、教育这三座大山,人们无法轻松消费,只能紧缩开支;二是在支出预期增强的同时,收入预期仍然有限。
不要过高估计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在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时,应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循序渐进。资源性产品作为生产环节的上游,其价格调整和改革的社会波及面广,影响大。对其进行价格改革应统筹考虑,特别要考虑到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保证使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至于进一步加大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
对住房价格,更应充分考虑百姓的承受力,房价的增长速度要与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成正比。对于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应用廉租房来解决。
因此,在现阶段,在推出各项改革措施时,我们应该重新对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作出综合评估,正视民生问题的紧迫性,以务实的态度加速民生问题的解决。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