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婷
“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正按自身秩序往前发展,股市上下有些震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在发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参与者必须学会观察。”在刚刚结束的“中证2007年上市公司100强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怎么看待利用证券市场搞好资源合理配置?
王忠明:为赢得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平台,也是一个主体市场。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已由前几年的若有若无,转变为举足轻重。
这里就涉及证券市场下一步更应该为谁开放、如何开放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趁中国股市将持续走牛,集中尽可能多的资源有序配置给那些有希望成为世界级企业或者“伟大的企业”的企业。
何谓“伟大的企业”?我给它们的定义是,不仅能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有卓越的表现。这样的企业至今稀缺,但对中国这样一个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国家则越多越好。
上市资格及资源配置的空间当然应该更青睐于那些具有巨大成长性,而又不会给社会带来更多后遗症的企业。证券市场扩容也应该以这样的企业为主体。对于那些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不仅应提高上市门槛,严格设限;即使上市后,也要从严提出相应的约束条件。比如要求其把募集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技术改造,而不是一味扩大产能。有污染的企业应该限期实现排污指标甚至零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
假如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够不失时机地促进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机结合,那么就可能加快催生出一批新型企业。比如服务业或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企业、新经济企业、知识经济型企业。这是造福中华民族、造福于大众社会的一件大事。假如中国借助于证券市场尽早培育出哪怕只有一家像微软那样的新型企业,那么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就要大很多,形象也要好很多。
记者:为什么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监管?
王忠明:股市走牛,是显现我国社会经济强劲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同时对市场监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监管应该更加鲜明、有力、自信。应适时将着重点转移到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监管上来。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监管,是稳定股市、确保牛市稳健持续的最佳途径,也是对股民和证券市场最根本的负责。如果对上市公司不能进行严格而有效的业绩监管;那么,其他监管都可能是脆弱的、缺乏基础的。
加强业绩监管,就必须加强年报解读等,不能搞粗放监管。业绩监管的重点就是要依法核查是否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中的收入成本配比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原则、同业竞争原则、信息披露规定等;核查有否通过虚增业绩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的盈利预期。通过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业绩监管,及时矫正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失行为,才能引导上市公司以恪守规矩或规范为荣,加快成长为过硬的企业,“守身为大”的企业、很有美誉度的企业乃至伟大的企业。这是我们最应该热切期待的。
企业上市其经济学本质,无非是以接受更大面积的监管作为成本,来“购买”或置换资本的力量。如果不切实加强业绩监管,那就很难培育起上市公司的诚信文化,资本的力量也难以作用于社会文明的进步,这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来说也是很不利的。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