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表明,尽管电子信息产业依然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在今年1-5月,全行业经济运行增速持续放缓,其中,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
但在并非增长的市场环境中,行业巨头依然取得了出色的业绩,似乎在电信运营业“强者恒强,胜者通吃”的生存法则正在设备制造业得到复制。
这些企业靠什么如此风光?
与此同时,中兴、华为大幅中标中国移动的TD招标以及GSM网扩容,打破了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强者恒强 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64.6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29.4亿元,同比增长17.0%。
最新公布的21届电子信息百强显示,在通信制造业方阵中,华为更上一层楼,与上一届相比,排名由第五位进入前三名之列;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由第十位下降到第十八位;熊猫、中兴依然分别保持第九位和第十一位。
从总体上看,通信制造业的规模在壮大。今年1-4月,通信制造的销售收入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的18.6%,五分天下有其一。作为百强之三、通信设备之首,华为的销售收入已达658.8亿,比上一年的469.7亿净增200亿,增幅达40.3%,远远高于通信制造业以及信息产业平均增长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中国和世界电信业的发展浪潮,华为、中兴等设备提供商在海外持续扩张,海外市场已经战局其销售额的半壁江山。这其中大量的设备都是面向3G的系统和产品。
手机制造方面,据信产部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手机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步健康增长的态势,共销售手机2.67亿部(包括出口),同比增长33.4%,预计今年全年我国手机产量将达5亿部。
3G效应预显 著名投资银行花旗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国内四大运营商都在布局定制及统购手机,而中国两大移动运营商都在加大集采力度。与此同时,和运营商的转型如出一辙,手机产商也在不断调整脚步迎接3G时代的到来。定制手机风潮正在形成,国产手机开始拨云见日。
2006年下半年起,移动定制手机市场让国产品牌手机看到了崛起的希望。运营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入围定制的国产手机品牌的表现良好,手机销量持续攀升。
至此,3G惠及产业链的效应逐渐显现。随着今年国产定制手机的销量及产品品质的提升,运营商对国产手机的信任度也在提升,同时也会加强国产手机的信心。在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入围中国运营商的定制名单。
另外,在通信设备制造方面,中兴获得中国移动TD招标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打破了长期以来设备制造由国外巨头把守的局面。
虽然国外设备厂商来势凶猛,但是对中国设备制造商来说,3G将是改变国内外品牌通信设备厂商竞争格局的最佳时机。其中TD设备提供厂商主要为大唐、中兴、鼎桥、普天,均以国内厂商为主导;CDMA2000方面,中兴在CDMA网络建设前三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深层矛盾突出 不能说通信制造企业没有危机,产业深层次矛盾所带来的问题正在日益加剧。首先,产品供大于求。从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7年1-4月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通信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深层矛盾已经凸显。前四个月的手机产量增长36.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增长23.2%,服务器增长81.5%,但程控交换机下降了15.8%。
其次是创新能力不足。在电子百强研发投入前五名企业中,华为和中兴名列第一、第二。华为2006年的研发投入为58.7亿元,占收入比重为8.91%;中兴2006年的研发投入为28.3亿元,占收入比重为12.3%。另外,海尔和华润微电子等非专业通信制造商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都已超过6%。但其他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偏低。
最后,核心竞争力不强。从整体上看,我国通信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难敌国际通信巨头。目前,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市场国际化,本土企业边缘化,外资企业实施“高端抢利润,低端占市场”的策略使本土企业压力骤增。(记者:高骥远) (来源:通信信息报)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