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香港回归十周年 > 香港回归十周年新闻

回归10年 香港最受益的8个行业

  十年前,当香港回归祖国时,很多人对香港的前途心存犹疑,美国《财富》杂志甚至发出了“香港之死”的惊世预言。十年后,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推出长达25页的封面文章,坦承其姊妹杂志《财富》当年的预言落空,并确信“香港比以前更有活力”。

  回归十年,“东方之珠”依然璀璨,香港人的“北望”情结也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香港人跨过深圳河,经商、置业、求学、就业、定居。我们改变着时代,时代也改变着我们。

  “香港不需要负担国家任何支出,但中央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尽力为香港的前途着想,香港人应该珍惜国家的宝贵扶持。”香港首富李嘉诚说。

  香港回归十年来,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洗礼及金融市场的震荡,但在中央政府推出的多项“挺港”措施实施中,香港享受到了祖国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及实惠。

  回归十年来,香港的很多行业都从中受益,尤其是在与内地签署了CEPA之后,有的行业从低谷走向繁荣,有的行业加强了与内地的合作交流,有的行业更发展成为全球领先者……

  香港股市:跃居全球第二大IPO市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如果问“回归十年间,香港的哪个行业受益最大?”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香港股市”。

  十年间,香港股市的总市值从3.2万亿增至16万亿港元,恒生指数从6500点左右升至22000点之上。2006年,香港首次超过纽约,跃居全球第二大IPO市场,并逼近居首位的伦敦。

  “大陆企业来了”

  1993年7月15日,张亚东站在香港联交所的大厅里,期待而兴奋地望着面前的显示屏。作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在等待一个数字的出现:0168,这是第一家登陆香港证券市场的中国内地企业——青岛啤酒H股的证券代码。

  但当时的张亚东可能并未意料到:HK 0168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由青岛啤酒开始,国内掀起了赴港上市的热潮。H股也因香港回归概念,受到了投资者的疯狂追捧。1997年回归当年,赴港挂牌的H股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6只。

  但由于缺乏经验及历史条件所限,最初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出现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并严重影响了股价。比如青岛啤酒的资产结构中竟然包括投资者完全不能理解的武装部。而第二只H股——上海石化(HK 0338)的上市资产中,更为滑稽地出现了动物园和法院。

  之后的亚洲金融危机、SARS等因素使得H股数度低迷。但尽管如此,内地公司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热情也在更深更广泛地延续着。从最初的以国有企业为主,赴港上市的公司类型越来越多样。2001年,首家民营企业浙江玻璃(HK 0739)在港上市,掀开民企赴港上市的第一页。

  根据香港交易所提供的数据,目前已经有超过370家的内地企业(包括H股、红筹股,以及非H股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30%左右。在1997年6月底,这个数字只有83家。

  这些内地港股企业的总市值60170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48%,而在1997年回归时,这个数字只是16%。其成交额占香港整个证券市场的比例,也从1996年的25%上升到目前的近60%左右。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转变。以往香港股市主要面对的是本港的公司,数量有限的瓶颈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隐忧。但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大批优质企业走出国门,源源不断地为香港股市注入“新鲜血液”。

  “香港比以前更有活力”

  十年间,香港证券市场在一路向好中走过的是一条崎岖的路,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侵袭、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等重重磨难的洗礼之后,渡尽劫波、尝尽酸甜。

  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香港。恒生指数应声从1997年8月7日的最高点16820.31点,下挫至1998年8月12日的6544.79点,下跌超过10000点,跌幅近60%,连续下跌时间超过一年。

  1998年8月,时任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毅然决定动用了1180亿港元外汇基金入市护盘,而中央政府更是派出了两名央行的副行长加入了这场鏖战。

  结果令人欣喜。1998年8月开始,恒指逐渐回稳至8000点以上。2000年3月22日,恒指超过1997年高点至17560.69点。之后,随着1999年香港创业板成立和科技股大幅飙升,港股似乎已经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

  但香港股市的回升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2001年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后,恒生指数迅速下滑。2003年初暴发的非典,又是一次对香港股市的沉重打击。2003年4月25日,恒生指数再度回到8000点附近。

  祖国再一次给了香港最强有力的支持。随着CEPA的签署,2004年中开始,香港经济又开始重回正轨,并步入崭新的发展年代。

  目前,港股市值由1997年的3.2万亿元,升高到目前的逾16万亿元,10年净增超12万亿,升幅高达3.6倍,全球市值排名也升至第6位。

  香港广告业:20万创意人才内地“生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林深

  1997年是香港广告创意行业的分水岭。那一年,不少专业人士选择离港到海外,而坚守下来为数不多的广告创意产业人逐渐在更为宽广的内地市场寻找到更大的舞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香港约有近20万人从事跟内地业务相关的广告创意产业,已经占到全香港人的4%左右。随着广告创意产业的外延不断扩大,以广告为主,包括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等都成为创意产业的活跃因素,目前全球从事广告创意行业的人有1亿到1.5亿人,而在内地取得巨大成功的香港广告创意人也成为全球一流的专业精英人士。

  刘小康,曾经的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也是香港设计中心董事会主席,也有人把他称为设计界的“全能冠军”。1997年的香港,对他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当年,他获得奖项无数:以设计师身份获颁香港艺术家年奖;荣获全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韩国第三届国际海报三年展全场大奖。1997的成果,是刘小康人生第一个辉煌高峰。

  1997年,当时身边很多同行、专业人士选择了英国护照离开香港,而刘小康思考再三,决定放弃英国护照持香港特区护照,“这是对我自己一个身份的肯定,我还是一个中国人。”

  决定做一个中国人的刘小康开始将自己的专业特长往内地发展,当时的香港人才走了一批,而本地市场也日渐局限,刘小康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内地市场。

  有了这种想法后,刘小康开始将以前所积累的广告创意经验在内地很好地发挥出来。他开始频繁地在内地和香港之间穿梭,希望能找到好的合作伙伴。2001年,他受邀参与北京申奥海报设计比赛,作品以第一名获选并印制成官方宣传品;这幅海报还于同年荣获芬兰拉赫蒂第十三届国际海报双年展之最佳体育海报奖。

  因为奥运海报的成功入选,使得刘小康在北京的名声大振。

  “现在完全可以将我的国际经验和内地的广告创意平台进行互动交流,除了国际专业人士,更多香港的广告创意力量也开始加入到内地,可以共同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刘小康说。

  刘小康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把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广告创意人才带到内地,在做好每一个项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成国际水平,不断超越每一个目标。

  如果说,刘小康只是众多来内地发展广告创意产业专业人士的一个缩影,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不断有更多的广告创意人在内地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长期推动香港与内地经贸往来的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叶泽恩,见证了香港回归10年来创意产业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

  叶泽恩在香港贸易发展局已经工作了20多年,对香港的广告创意产业有深入的了解,他认为,香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就在于人才。

  叶泽恩表示,随着内地市场的开放以及两地经贸间不断融合,内地消费者对香港产品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很多内地消费者甚至愿意多付30%来购买香港创意设计的产品。

  香港高校:12所大学内地招生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

  香港的高校十年前也许不会想到,他们可以在十年后如此吸引内地学生的目光。而在十年前,内地和香港又有哪个学子会想到,自己可能会去香港或者内地上大学?

  随着两地在教育上的不断合作,两地教育间的各种差异,正在逐渐渐少并开始互为融合。

  近年来,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日趋火爆。据悉,去年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内的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计划招收1300人,但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了3万。今年又有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珠海学院等4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至此,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已增至12所,涉足内地25个省份。

  其实,香港大学早在1998年开始就向内地招生了,迄今已将近十年。今年仅广东省报考香港大学的就有2200多人,其中经过香港大学挑选最后进入面试段的有540多人。

  为了吸引内地学生,香港大学可谓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据介绍,香港大学在内地设置的全奖入学奖学金名额大概有60个,占内地入学学生总人数的1/5。总奖学金最大限约为2700万港币。而内地学生获得香港大学全奖入学奖学金的,第一年在内地委培院校进行学习时奖学金是3万元人民币,从第二年到香港大学学习开始,每年奖学金是14万港币,四年的奖学金共45万港币。

  国际化的交流在香港的高校也有着更多的机会。据悉,从今年开始,获得全奖入学奖学金的内地考生,香港大学会保证其到国外进行交流的机会。

  10年间,香港与大陆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各种层次、各种模式的合作交流。目前,香港赴内地就读学生已超过8000人, 比较受青睐的内地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复旦、中大、中国政法大学等,流行的专业有工商管理等,中医也成为研究生报考的热门。

  回归10年来,香港的大学生每年到内地实习人数也由几十人升至逾千人,实习地点也逐渐由深圳开始北移。据了解,仅香港理工大学、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去年到内地实习的学生就有500多人,香港大学今年也首次安排30名学生前往上海实习。

  如今,香港特区政府资助8所学校与内地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学生交流、合作办学和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方面都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各自领域承担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有10位优秀的香港大学生,远赴湖南湘西贫困山区中小学支教。

  香港零售业:从逐年递减到年增长28%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

  香港的零售业向来是香港经济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回归10年来,由于香港的零关税政策和优美的购物环境,到香港购物,已经成为内地游客的首先。仅此一项,就带动了香港零售业收入的逐年增长。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的统计报告称,香港2006财年的零售业总收入比2005财年大幅增长28.4%,达208亿港元。

  而在1997至2003年,香港零售业曾跌入低谷。2003年,香港零售业比1997年下跌了26.4%,平均每年递减5%。在2003年之后,随着CEPA的签署,香港零售业收入才开始增长。

  如今,内地游客到香港购物的现象,在黄金周期间更为明显,每年的黄金周长假,香港各大商户都挤满内地游客,成为除传统新年和圣诞以外新的消费旺季。

  据香港莎莎国际控股公布的2006-2007年中期业绩显示,他们每年几十亿元的营业额中,就有近40%来自于内地顾客的消费。同时,内地人青睐的购物品种也从金饰和日用品,扩大到手机、电脑、数码产品以及名牌服饰。

  近年来,随着香港商铺租金不断上升,已经使不少香港的零售商选择转战内地市场。

  CEPA中有关商业零售服务的条款给了香港零售业极大的鼓舞,主要包括“允许香港投资者以独资形式在内地设立零售商业企业;降低香港投资者在内地设立零售商业企业的准入条件;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设立零售企业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地级市,在广东省扩大到县级市”。

  新世界百货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家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赴内地开办独资百货企业的集团公司,主攻中、高端百货。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十几大城市开设新世界百货分店。由于内地游客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香港迪生创建集团也看好大陆零售业务。董事长潘迪生指出,集团在2006年增开65间精品店,当中有44间位于内地。

  香港建筑设计业:内地项目占了6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牛建宏

  回归十年里,香港的建筑业伴随着香港地产的兴衰也曾一度走入低潮。但与此同时,回归十年里,特别是香港与内地签署CEPA协议的四年来,香港有越来越多的与建筑相关的企业和人士进军内地。

  背靠内地广阔的建筑市场,香港建筑业在短暂的低迷之后迎来雪中之炭。

  建筑业失业率曾达10%

  “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香港建筑设计行业曾一度低迷。我觉得正是有了中央政府的支持,才使得香港的建筑设计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香港人杨先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2003年,杨先生在香港的建筑设计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杨先生被派到北京工作,一直到现在。

  回忆起香港建筑业的低潮期,杨先生依然记忆忧新:从9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建筑业的工作量就在逐渐减少,建筑业界和工人“无啖好食”,一部分工人甚至要去澳门做黑工。

  据香港建造商会秘书长陈永桐介绍,香港建筑业曾经非常红火,建筑业所雇用的人数曾占到全港总工作人口的9.2%。前些年每年完成的工程总额在800亿~1000亿港元左右,建筑业占当地生产总值(GDP)的5.6%及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40%。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经济遭受重创,香港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受到削弱,建筑业也随之一度陷入最低潮。

  杨先生回忆说,2003年,香港的失业率达到8.7%,建筑业、饮食及酒店业和清洁服务业的失业率不断上升,其中建筑业是失业的重灾区,甚至达到了10%。

  “那个时候,我们公司业务量很少,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我们开始以顾问或咨询的形式与内地合作,同内地的设计师合作承揽设计工程。但在当时依然存在一些执业权限、承包范围等方面的限制。”杨先生说。

  CEPA让香港建筑业起死回生

  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决策让杨先生和他的建筑设计同行们“倍感振奋”: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正式签定《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有资料显示,从2003年开始,香港陆续兴建了约5万个酒店房间,这些项目创造了超过10万个建筑业新职位,而香港迪斯尼乐园、亚洲博览馆的建设和启用,则持续为建筑和服务行业注入了活力,新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

  “媒体称这是中央政府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两份大礼,但在我看来,这是使香港建筑设计业起死回生的雪中之炭。我们公司就是那个时候正式进入北京的建筑设计市场。”杨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自2000年12月建设部颁布《建筑工程事务所管理办法》以来,香港建筑事务所便已开始和国外建筑设计机构一道大举抢滩内地市场。不少香港建筑事务所通过与内地设计院合作,打入内地市场。

  “‘CEPA’协议对香港放宽了17个行业市场的准入,其中位列第五的就是建筑及房地产,它充分体现了‘自家人’对‘自家人’的关心和扶持,有足够的理由使得香港的建筑业同行们为之振奋。”著名建筑专家、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协副主席陈祥福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在他看来,“CEPA”签署后,香港建筑业取得了比其它服务业更多的成果。香港建筑业得以“早着先机”,比其它外资公司更早及更容易进入内地市场,香港建筑师得以在大陆市场找到更多商机。“面对如此的优惠政策和巨大的市场,他们没有理由不过来发展,没有理由不从中得到实惠。”陈祥福说。

  据了解,去年,在CEPA签署三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建设行业专业人士资格互认工作取得突破。目前,已经有五个专业签订了互认协议,即房地产估价师(即香港产业测量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规划师,以及造价工程师(即香港工料测量师)。

  “CEPA”的实施,为香港建筑设计等服务行业开始大张旗鼓的内地之旅带来了发展机遇。据香港贸发局统计,目前香港建筑师承接的中国内地项目,占了香港建筑设计服务输出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大批香港的建筑设计公司进入内地,设计建设了许多大型项目,如香港王董国际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了上海广场、嘉华中心、不夜城二期等;香港协兴建筑(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广州、顺德、苏州、大连、沈阳等多处城市总承包大规模的工程,承接的工程合约总值为港币50亿元。

  “背靠内地广阔的建筑市场,我感觉很踏实也很有信心。如果说香港回归之前,我们的感觉更多的象‘孤儿’一样,那么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有家’的感觉。”陈祥福说。

  香港旅游业:内地游客10年增长475%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崔晓林

  旅游业是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环环相扣的关系。香港回归10年来,随着内地放宽出境政策,内地游客已成为香港的最大旅游客源。

  1997年,内地访港旅客占访港总客量的21%,2006年已增加至50%。在香港过夜及即日往返的内地旅客的消费额占本港旅游业总收益的比例,也由1998年的29%增加至2006年的56%。无论是旅客数量或在港的消费额,内地游客已在本港旅游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6000万港人到内地旅游

  香港世纪旅行社主管曾锦发亲身见证了10年来香港旅游业的巨变,“香港与内地旅游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向内地开放了个人游,而个人游开放的重大意义就是把旅游业的收益变成了整个香港社会的经济收益。”

  “作为一个香港公民,最明显的感觉是个人游开放以后,香港的人流更旺了。” 曾锦发说。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内地游客的大量来港让外国旅游机构看到内地游客旅游消费的巨大能量,越来越多的出境游目的地开始和香港争夺内地游客。

  曾锦发说,内地游客大幅增涨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香港人对学普通话的热情明显高涨,以前很多香港人听不懂普通话,但现在每个做生意的人都明白,不会讲普通话要吃大亏。

  由于两地旅游交流机会的增加,香港居民到内地旅游的热情有增无减。“目前,香港每年有7000万的出境游客,其中6000万要经过广州、深圳。除了公务旅行,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到内地旅游休闲。”

  实施近4年的“个人游”对香港经济起着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不少香港市民表示,这是中央各项“挺港”举措中,香港受惠最明显的措施之一。

  内地“黄金周”成了香港“消费周”

  7月9日,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7届“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上,来自香港的旅游界人士显得异常活跃,“把香港游客带到大草原,再带内地北方游客去香港度假,来去不空手。”香港某旅行社的梁先生对记者说,“这些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内地的旅游‘黄金周’变成了香港的黄金‘消费周’。”

  据了解,香港的化妆品零售店“莎莎”是内地游客最爱光顾的地方之一。在铜锣湾时代广场对面的分店,常常会挤满用普通话询问的顾客。店里负责人表示,在每年黄金周的几天时间里,平均销量较平时增长约25%。

  香港有名的金行“金至尊”商铺,黄金周期间,每天都有数百个旅游团到访,其中80%是内地游客。商铺负责人表示,自个人游实施以来,“金至尊”展览厅每天接待超过3000人,较以往增加了1000人左右。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近29万内地游客到港旅游,带动了香港吃、住、行、游、购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香港市场,激活了香港经济。

  另外,香港旅游发展局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广“精彩香港旅游年”,将新景点与原有的独特旅游产品结合起来,重新包装后推出一系列的旅游新选择,满足了不同游客群的需要。2006年,到香港的内地游客达1359万人次,增长了8.4%。而到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360万人次,比10年前增长了475%。目前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客源市场,内地游客占访港游客总数的半壁江山。

  香港会展业: 10年迎来35万内地买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崔晓林

  “虽然在中国的版图上,黑龙江和香港是相隔最遥远的两个地区,但是,我们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我们已经在香港举办了两届‘香港周’活动了,现在看来,效果相当好。”7月2日下午,黑龙江省商务厅厅长叶晓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在香港举办活动,先后有22300余家香港企业、香港各界人士13500人次来黑龙江省参观考察。”

  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共有52500多个内地省份、城市及公司在香港举办展会活动,会展营业额超过100亿港元。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会长朱裕伦表示:“内地各行业的展销、展览、商贸洽谈等活动,加上内地各地方政府在香港举办的各种‘香港周’活动,令香港会展业迎来一个超大的‘牛市’。截至今年年底,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所有展馆都已排满展览,“还有3000多家公司不能参展,只能被列入等候名册。”

  “回归10年,内地各省市地区政府及企业似乎已经习惯在香港举办各种商贸活动,而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拥有国际、港岛各类公司达十万多家,在香港举办各种各样会展效果好、信誉佳。”在7月1日举办的庆祝回归10周年酒会上,香港海翔电子有限公司职员林先生对记者大发感慨,他告诉记者,在海翔公司任职8年,相识并保持稳定联络的内地朋友不下100人,而参与的会展活动数也数不清,“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大陆与香港早已融为一体了。”

  事实上,香港特区政府在10年前就将无污染、高效益的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会展经济”的概念也由此而生。“10年来,伴随着香港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会展经济得到蓬勃发展。”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王永平认为。

  6月20日,香港时尚汇展在北京开幕。在国贸中心琳琅满目的展厅里,四面八方的参观者认真捕捉着展会所带来的各种讯息。展会的主办方之一,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叶泽恩先生表示,该展旨在向内地买家和同业展示香港设计时尚的产品和创意服务。

  香港卓思钟表珠宝有限公司的谢女士向记者表示:“通过参展我们的商品已被很多的内地消费者所识知。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内地饰品市场南北方的差异性。”

  香港展会能花落内地,得益于2003年CEPA的签署。CEPA涉及服务业的17个领域,其中包括允许香港会展公司以独资的形式在内地举办展览会或提供会展服务等。

  在国内的企业家看来,香港具有很特殊的优势——低税且交通便捷,加之香港商贸服务完善发达,拥有健全及为西方企业家所熟悉的法律制度。这些利好吸引参与香港参会的内地企业不断增长。香港贸易发展局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1997——1998年度,共有7494名内地买家参观香港贸易发展局的展览会;2006——2007年度,则有80138名内地买家参观,升幅约10倍;过去十年,共有358517名内地买家参观贸发局的展览会。 

  香港电影业:“香港电影不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

  香港街头,张达明被刘青云脱了个精光,在众人的围观下恼羞成怒。而刘青云一脸茫然,不知所去。他刚算了一命,算命先生告诉他,北上,东去,两个选择,是福是祸,自己保重。

  那是1996年,《一个字头的诞生》。导演是杜琪峰。

  还是那一年,“香港电影之死”,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出现在了香港的《明报月刊》上。当时的影评人认为,年产80多部的香港电影市场,对于在香港电影录像带熏陶下成长的一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如今,已事隔12年,香港回归祖国也已有十年的时间,香港电影仍旧在挣扎着向前方行进。“不同的是,回归之后,和内地电影之间的融合,能够让香港电影找回一点点自己的模样。”前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说 。

  回首这十年来香港电影所走过的艰难路程,对于许多经历过“录像带时期”的人们来说,仍有许多值得留恋的地方,这,也许就是“香港电影不死”的明证。

  走来走去

  “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之后,香港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后来,很多人去了加拿大、新加坡,有的人甚至卖了香港的房子,当然,现在他们都后悔了……”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感慨颇多。

  “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回归前后的港产电影中,能看出香港电影人的徘徊和迷惘心态。” 香港浸会大学的卓伯棠教授说。

  陈果的97三部曲、陈可辛的《甜蜜蜜》、王家卫的《春光乍泄》,都做了最好的诠释。“那个时候,走出去,是很多香港电影人的想法。”吴思远说,其中就包括周星驰,当时也想移民加拿大。吴宇森的《变脸》和《碟中谍Ⅱ》把他捧到了好莱坞的巅峰 。

  而演员中,周润发的《安娜与国王》、成龙的《尖峰时刻3》、杨紫琼的《阳光计划》也表现不俗……但是好莱坞是个白人占主导地位的地方,并不会给华语电影人丝毫照顾,一轮轮残酷的竞争之下,他们在商业与艺术的漩涡中起伏,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新鲜感之后,香港电影人在好莱坞的一切也陷入低谷。吴宇森在2003年拍完《记忆裂痕》之后再无新作问世。成龙自从《尖峰时刻2》登上票房高峰之后,其作品也是一部不如一部,他曾抱怨:“他们给我的剧本全都像是《尖峰时刻》,我根本不喜欢那种电影。”周润发自从2003年演完《防弹武僧》后,在好莱坞就再无戏拍,直到今年才在《加勒比海盗3》中以配角的身份亮相。

  随后,大家发现这几年香港越来越繁荣,于是吴宇森回来了,李连杰回来了,成龙回来了。

  那一年,香港电影完了

  香港电影圈里流传着一个听上去很悲情的故事——2001年年底,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在尖沙咀一家酒吧里,一位老导演过生日。酒过半巡,老导演7个徒弟中的5个忽然各端一杯酒,双膝跪下,哽咽着说:“师傅,我们对不起你,这一行实在没办法混了,我们要找别的生路。” 那一年许多人都说,香港电影完了。

  “真正让香港电影陷入低谷的原因众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港片衰落的端倪就已开始显现。港片辉煌之后复制品太多,创作上缺乏开拓和创新。刘德华就曾笑称在自己拍摄的一百多部作品中,有六七十部演的都是同一个角色。包括韩国等都出台电影保护政策,海外电影市场萎缩,人才流失,题材匮乏……”吴思远说。 而这回归的十年,正值好莱坞商业大片横扫全球最猛烈的时段,加上网络下载、盗版的泛滥,一向以低成本“短平快”著称的香港电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香港电影有了“家”

  “事实上香港电影目前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大华语电影。”黄秋生的说法代表着许多香港电影人的观点。

  2004年,CEPA正式生效。“从今天看,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相当明显,一是香港影片进入内地不再受进口影片配额限制,在内地放映时还可以在广东等地放粤语版本,二是内地电影市场向香港打开,允许在内地独资或者合资投资电影院,组建电影发行公司,这些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一位电影局官员说。

  CEPA为香港电影注入了新的希望,香港电影已经出现转机。2005年,当年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30部,《功夫》香港票房6000万,内地超1.5亿,徐克的《七剑》在香港收800万,内地却高达8000万。2006年底,刘伟强的《伤城》香港票房2000万,未达期望值,内地希望有5000万,但超过8000万,超过期望值。2006年,中国内地票房前10的中国电影,7部为合拍片,票房前四全为合拍片。2007年,合拍片数量将突破40部。面对这种“无缝融合”,吴思远兴奋地表示,内地超过13亿人口的大市场已经成为香港电影的大后方。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国外订阅代号:W5372,订阅电话010-65363436,更多订阅信息请登陆:www.ceweekly.cn。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小康 | 叶泽恩 | 张亚东 | 宋雪莲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