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2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422元,到2006年达21001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2%,比同期GDP增幅高2.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实际工资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
邱小平认为,造成百姓对工资增长的感觉与统计数据存在差距的原因,一是职工平均工资是一个统计概念,其快速增长并不意味着所有职工的工资都在以同样的水平增长,在职工工资总体增长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企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事实上正在逐步扩大。二是近年来我国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价格的上涨,增加了职工家庭的消费支出,造成低收入职工对工资增长的感觉不明显。三是现行的工资统计范围只是城镇国有、集体单位以及其他规模以上企业,没有包括工资水平一般偏低、增长较慢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邱先生的分析既有权威专业数据的支撑,又考虑到了一些具体的现实情况,无疑是令人信服的。不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全面分析“平均工资增长快,百姓为何没感觉”,我们也可以适当跳出“工资”的范畴,从另外的角度考察普通百姓对自己“钱袋子”的感觉。
一般而言,普通百姓要形成对自己“钱袋子”的判断,一个是和自己以前的收入比,另一个是和别人比,除了比显性的工资收入,还要比相对隐性的灰色收入。当一个普通职工看到其他人具有超出其正常收入水平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于是相信他们在工资收入之外一定还有不菲的灰色收入时,他对自己的不愠不火的工资增长以及隔三差五百八十元的灰色收入(如果有的话),就更是觉得微不足道了。
近年来的有关调查和研究一再表明,在统计机构统计的居民工资收入之外,我国城镇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的灰色收入(包括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法性值得质疑的收入以及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使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向高收入阶层倾斜,这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高收入阶层的灰色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共资金流失(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部门预算外收费的流失)、金融腐败(主要表现为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在正常利息之外还要支付额外费用)、行政许可与审批中的寻租行为、土地收益流失等几个部分。一些权力部门和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原本就高于普通水平,同时他们又享有获取大量灰色收入的机会,使得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工资收入越高,灰色收入(机会)越多,工资收入越低,灰色收入(机会)越少”的特征。普通百姓既知道自己工资比高收入者挣得少,更痛感自己灰色收入挣得更少乃至于无,他们又怎么能感受到自己工资的“两位数增长”呢?
当然,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增长了多少是一回事,职工自己对工资收入增长有什么感受又是一回事,但我们在分析前者的时候,不能对后者视而不见,因为后者不但影响百姓对自己生活的感受,而且也将影响到百姓对经济社会改革的认识与评价。在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不少百姓却对此“浑然不觉”、“麻木不仁”,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有鉴于此,当前一方面需要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工资收入者比重;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政府改革的力度,形成公众对政府管理的有效监督,堵住财政、金融、土地和国有资源管理等领域公共资金流失和产生灰色收入的制度漏洞。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逐步提高对工资增长的认知与认同,真正感受到自己分享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潘洪其)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