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关注物价背后的民生诉求

  最近一项全国调查显示,90.9%的人对粮油肉蛋等价格上涨已有切身体会,78%的人认为粮油猪肉价格上涨使自己利益受损。对此,有一位参与行政控价与物价关系的调查者说:“我不赞成这种手段———买面的和卖面的,其实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

但是我赞同这个目的———物价可不能再涨了。”

  其实,自去年下半年粮油价格上涨到今年的油肉价格上涨,说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市场有关基本民生的物价上涨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且正呈现出绵绵不断的扩散趋势,而且这种价格上涨的扩散正对民生,特别是社会低收入的弱势群体日常基本生活质量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对此,就拿北京市场猪肉价格在20多天里涨了14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来说,如再加上粮油价格上涨因素,应该不难想像社会低收入群体由此已有多大程度的生活水平下降。因而在此前提下,从行政与市场、社会公平与行政取向关系方面,如果能对相关物价调控政策有所反思,可以说对日后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见性以及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提高肯定会是一件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好事。

  对此,一段时间来社会公众虽然能看到央行为缓解流动性过剩,推出了一系列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公开操作的货币调控措施,不过相对外贸双顺差不断增长的局面而言,今年早前除个别月份外,顺差并没见得到改善,并且公开的数据表明6月份的顺差还创出了新高。应当说形成如此状况的原因,除有央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外,还受比较复杂的体制成因,所以客观地讲,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缓解也不是靠央行一家单打独斗所能解决的。但是想指出的是,如果站在社会公众、也就是民生立场讲,如果宏观调控政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见其有效性的展现,特别是当如此政策的是否具有有效性已经影响到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水平时,那社会似乎有足够的理由提出这样的发问:相关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如此弱化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如此调控政策在制定时是否就存在预见性以及科学性与有效性方面的缺陷?想这,不仅是相关部门应当反思,同时也是社会公众有权了解的公共信息。

  再以行政调控政策与社会公平实现的关系看,可以说由行政应追求社会公共和公众福利最大化的法定职责所决定,行政部门在制定相关调控政策时应在经济目标与社会公平之间有所权衡,并且这种权衡结果还不应以牺牲弱势社会群体利益为代价,否则相关公共决策就会失去应当必备的社会公正价值。然以目前的物价上涨结果看,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也推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措施,但从补贴的覆盖面及有效上看,如此政策所损害的恰恰还是社会最低层的低收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平。想这点也是不容否认的社会事实。因而对此,社会是否同时还可对相关部门提出这样的疑问:现有的相关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在社会公平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所以,在对宏观调控政策必要性做出肯定的同时,在目前流动性过剩尚未缓解与物价态势伤及弱势群体生活并存的情况下,相关的宏观政策制定部门不但有必要,并且应当对有关政策的预见性及科学性与有效性要有所反思!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