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贸易顺差为1125亿美元,增速与GDP、CPI等数据一样处于历史高位。尤其贸易顺差,其所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被认为是通胀和投资居高不下的源头,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相关数据,就会发现中国贸易存在两个趋势:出口价格上涨以及进口下滑。
上半年数据显示,大部分商品出口数量增速低于出口金额增速,尤其钢铁出口金额增速是数量增速的近两倍,说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在持续上涨,而且是在去年发生同类现象的基础之上的上涨,因此说,日益庞大的贸易顺差部分原因是价格上涨因素。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0.1%。另外,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在主要以美元结算的中国贸易体系中,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的东西更贵而进口东西更加便宜,汇率因素也是增加顺差以及价格变动的原因之一。
从进口看,在海关进出口统计的30种重要商品中,有15种商品在上半年的进口增速为负,显示中国进口正在逐步回落。从需求情况看,与2004年以前相比,当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前进的力量是美国的消费需求以及国内重工业化高潮、沿海接收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设备投资等需求,美中叠加的消费、投资需求被解释为“中国需求”,中国对美顺差也被认为是整个东南亚以及韩、日、中国台湾地区的“东亚顺差”,这一时期,中国从亚洲其他地区进口大量的半成品,存在大量贸易逆差。
但是,2005年至今,这一贸易结构发生逆转,尽管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依然高速增长,但从东亚(东南亚)的进口则开始放慢。按年度计算,对中国的净出口占亚洲经济体的GDP的比例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和新加坡等都开始下降,只有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尼例外,前两者因为产业分工密切,而后者主要因为石油贸易。这说明美中叠加的“中国需求”中,因中国重工业化高潮以及产业转移基本结束而影响了进口。
这带来两个问题,首先,当年产能投资现在开始投产,将导致产能过剩,而国内持续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消费也不会突然放大,对消化这些贸易商品产能帮助不大,因此,出现对外贸的高度依赖。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出现中国持续独享顺差而进口回落的情况,亚洲及其他曾受益于中国需求的国家在汇率问题上可能采取不支持中国的做法,甚至可能与美欧一起施压。目前,巴西等国已经开始指责中国的汇率。
如果进一步探讨出口价格上涨的问题,则会发现,目前中国原材料、燃料、电力购进指数在下降,更没有出现2004年前后的能源、资源等短缺以及物流的紧张情况,核心CPI也没有太大变化,同比仅上涨1%。是什么造成了出口价格的上涨呢?必须承认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的生产成本稳步上升,原材料价格一直保持在比上年同期高4%左右的速度上涨,这和2004年和2005年10%的速度相比已经低了许多,当时,中国发生了能源与资源、劳动力的短缺。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呈现出通胀的势态,尤其市场对美元未来持悲观看法,因此,相对仍然有成本优势的中国商品定价能力增强,且具有难以替代性,主要贸易伙伴能够接受成被动型的中国商品价格温和上涨,何况没有到输出通胀的地步。
目前中国的通胀,主要是因为近年的要素价格改革,要素价格循序渐进的改革,可以起到替代汇率改革的作用,提高中国制造的成本。这种策略在贸易部门表现的比较正面,出口价格持续温和上涨,但在非贸易部分反应强烈,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以及地产上涨,导致第三产业价格上涨压力很大。
要素重估以及再分配过程中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扬,但生猪出现未曾预料的供给短缺,给这场要素价格带来变数。地产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减少了供给,加之农产品价格导致的通胀打乱了人们的预期,出现了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基础性的农产品价格因素将导致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势必抬高一切要素价格从而导致中国制造成本持续上涨,只是目前世界过旺的需求能够接受这种上涨。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