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大盘开始出现普涨的时候,投资者小章问记者:“现在该买点什么好呢,割肉以来有好久没有买股票啦。”昨天,小章又打电话来询问:“大盘这样涨下去会不会跌,现在该卖点什么吧?”私募人士朱先生亦告诉其客户要逢高减仓。
“偏好于博取短线利差,每天沉迷于投资方向和投资决策的选择,是投资焦虑症的典型特征。”长城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向威达近日在其召开的投资策略研讨会上这样表述。
事实上,无论在牛市还是熊市,投资焦虑症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症状不仅表现在散户群里,也表现在基金和机构的自营业务中。由于制度上的约束,基金每周都有净值排名,必然引导基金经理更关注短期利益,淡化长期利益。而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散户的投资焦虑症则更加突出,在每天的投资生活中,都会反复地问自己“买还是卖”,当股市下跌时很害怕,当股市上涨时,又会反复地追问趋势会不会发生变化。向威达认为,内地投资者很少能够享受到投资的乐趣。
他认为,投资焦虑症必将导致市场对某项利空过度反应,加剧市场的波动。他亦指出,随着近期的调整,投资者心态已趋于成熟,但投资焦虑症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转变观念是减少投资焦虑关键 从投资者的收益来看,对于短期利益的偏好最终的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小章是个典型的例子。上半年炒券商概念股,获得近100%的利润,但经过6月份的大调整,最终仅剩下不到6%。用她的话说是,惨痛加失落发展到后来的恐慌和惧怕。从她所买的股票和操作频率来看,也似乎注定了她投资的失败。
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长期投资的确能在减少投资焦虑的同时,赚到意想不到的收益。这一点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亦非常实用。深圳某服装企业的市场经理何小姐在2001年的时候,于13.5元的价位杀进美的电器,后经历了四年熊市,该股票曾一度下挫至4.5元左右,但她一直牢牢地抓在手上,直至今年上半年该股票涨到31块以上时才脱手,转手她又在6月份大跌时,以19块多的成本价杀进了万科,随后一直捂在手里,近期万科的涨势也是有目共睹。她说,只要股票质地好,拿着肯定会赚钱。
有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上没有适合长期投资的投资品种。但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个观点似乎站不住脚。2004年7月上市的苏宁电器,复权价6月14日最高时曾达到1020.7元/股,而其发行价不到30元/股,3年共上涨了33倍。1991年12月上市的万科,2000年7月25日的复权价仅为72开盘,但其复权价昨天已经接近1060元/股,7年上涨了13.7倍,平均每年上涨近200%。
向威达指出,认为A股市场缺乏长期投资品种的观点明显没有说服力,万科、苏宁等股票近年的表现足以证明A股市场是存在这类品种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类股票还会越来越多。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