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行情机构化特征凸显
□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本轮行情发展至今,金融??地产??钢铁成为多头攻击的主要脉络。透过热点的轮动轨迹,机构的身影开始逐渐明晰。
“5?30”调整以来,尽管市场出现了持续一个多月的调整,但机构资金新增的有关消息源源不断。
上周末,加息和降利息税的两大政策组合出台,一般投资人会认为将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最起码市场也会有最后一跌。但本周一上证综指直接向上跳空33点,呈现高开高走的强势特征,在钢铁、银行、汽车等权重板块的带领下,沪指重新站上4200点关口,最终收盘大涨154点,留下了4091?4062点达30点的跳空缺口,并且全日成交1566亿元,较上日放大近5成。在组合利空背景下,“红色星期一”的如此狂热多少有点出乎市场的预料,大有利空出尽是利好之势。正是这种看似反常的表现,背后恰恰体现了机构对利空政策的理性和判断。
从市场表现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金融类权重板块表现强劲,久违的二八现象重现股市。有分析人士认为,二八现象的再次出现,充分表明了主力机构开始重掌市场话语权。
7月10日多家金融机构发布中期业绩预增公告,工商银行净利润预增超过50%,招商银行预增100%以上,此外宏源证券业绩预增22倍。在此消息刺激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权重股当日强行上攻,带领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以及宏源证券、中信证券等金融类股票全线上扬,并带动中西药业、轻纺城、宏源证券、吉林化纤、长力股份等公告中期业绩预增类个股涨幅居前。
中报的逐渐展开,不仅引发了新一轮反弹行情的契机,而且显露出主力机构运作的新动向。
7月17日和20日,万科A分别两次出现强势涨停,并引发了沪深两市本地房地产股的全面激情。房地产板块的集体崛起,有力地推动了上证指数先后成功突破了3900点和4000点的整数关口压力。
7月23日,钢铁板块取代了房地产板块的领涨地位展开强劲上攻,宝钢股份、包钢股份、马钢股份、首钢股份等纷纷涨停,市场人气被充分调动,电力、汽车、有色金属、石化、券商等纷纷大幅上攻。成交量快速放大,场外资金进场积极,市场的做多热情再度爆发,沪指再次站上4200点关口,直逼4335点的历史高点。
蓝筹板块的市场表现与基金二季度投资报告相互呼应。二季报显示,二季度末主动投资的股票方向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80.2%,仓位略有增加。机械设备、房地产、采掘业二季度被基金重点增持,增持幅度分别为5.47%、2.51%和1.36%。金融保险业也受到基金青睐,持有比例增至13.35%。
总之,印花税上调后,个人投资者逐渐开始倾向于购买基金,大批以基金为主的新增资金需要建仓,从而决定了代表中国经济成长的权重股将会成为未来的热点。特别是随着香港红筹股回归的即将启航,以及股指期货进入倒计时,机构为了取得指数的话语权,将进一步介入大盘权重股。由此可见,促成这一格局的本质原因,正是因为“机构化牛市”趋势的逐步形成。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