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沈明高:中国经济可能“超趋势”增长

  给定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有可能在今年和以后的几年里保持11%左右的“超趋势”增长,这意味着未来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弹性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1.9%,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

在这之前,今年第一季度和去年经修正后的GDP增长速度都达到了11.1%。中国政府发布了经济有可能“从偏快转向过热”的警告,超预期的增长引发了新一轮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

  中国经济究竟以多快的速度增长才是合适的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从根本上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经济增长潜力的严格定义是——在不引发显著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一个经济体能够保持的最快的增长速度。由于估计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假设,因此我们代之于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进行分析。

  我们所作的简单经验估计表明,中国的增长趋势在过去的15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在1992至2006年间的两次结构性变化引起的,即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末中国加入WTO。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中国GDP的平均增长趋势为每年10.1%;1997年的金融危机大大放缓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使之平均下降了1.8个百分点到8.3%;中国加入WTO扫除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将增长趋势又重新抬升至10.2%的水平。

  从“单引擎”到“双引擎”

  自去年以来,11%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惟一的驱动力,大量的投资不断发生,以填补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出口虽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但远逊于投资的增速。然而,90年代中期开始的政策紧缩以及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中国内外部需求的疲软,通货紧缩抑制了投资的快速增长。投资年增长率在1992-1994年期间曾经高达45%,而后在1995-1996年降至16%,并在1997-2002年进一步缩减至11.3%的水平。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得益于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2003-2005年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飙升至超过30%的水平,是前一时期的两倍以上。外需的强劲增长为投资增长创造了新的空间,使投资增长率从1977-2002年的平均10%左右回升至25%以上,通货紧缩的压力随着CPI指数的回升而解除。自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同时受到出口和投资双引擎的强劲驱动,步上了接近于增长趋势的增长通道,GDP增速从通货紧缩时期的8.4%大幅提升到2003-2005年间的10.2%。

  “超趋势”增长

  从2006年开始,外部需求的进一步扩张使得中国经济步入了快车道,出现了超趋势的增长。去年经济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在投资和出口增速比前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外贸顺差大幅度提高。外贸顺差从2005年开始起飞,当年净出口比2004年增长了三倍,从321亿美元升至1020亿美元。2006年外贸顺差进一步攀升至1775亿美元,并且我们预期今年内很可能会达到2800亿美元左右。以支出法计算的GDP中,净出口所占份额从2004年的2.5%上升到2005年的5.4%和2006年的7.3%。在2004年,只有4.6%的名义GDP增长源自净出口,这一比重在2005年增至21.6%,2006年则为18.6%。

  外贸顺差的扩张缘于出口的快速增长和进口的相对走软,这一趋势在今年得以延续。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抑制出口增长,今年前六个月的出口仍然同比增长27.6%,比去年同期的增长率高出2.4个百分点。这一强劲增长部分地受益于出口价格的提升。

  今年前五个月,以美元计价的平均出口价格同比上涨21%,而这一数字前年和去年分别只有11.7%和4%。虽然出口价格的上涨可能反映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通过价格转移流入的热钱和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它也可能显示,一些中国出口企业正在逐渐获得定价权。

  与此同时,进口受国内需求疲软的影响而走弱。今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18.2%,相比去年增速下降了3.1个百分点。零售温和走强,但到今年6月为止的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去年的31.3%降到26.7%,这表明,内需较去年有所下降。

  另一个可能是,迅速成长的重工业在逐渐成为重要的出口力量的同时也替代了一部分机械和电子设备的进口;并且由于产业转移,中国国内制造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减少了企业对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

  强健的行业表现进一步印证了当前的增长趋势在短期内或许能够持续下去。制造业健康的盈利能力表明,尽管今年内政府实施了许多减缓出口增长的政策,人民币的升值自4月以来也开始加速,但企业利润并未明显受到挤压。今年1-5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42.1%,比去年同期的25.5%有了大幅的成长,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利润增长一直稳定在50%左右。

  给定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经济有可能在今年和以后的几年里维持11%左右的“超趋势”增长。政府已经并且还有可能继续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但这不会改变短期内超趋势增长的格局。当然,近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风险是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如美国经济放缓、可能恶化的贸易摩擦和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等。

  宏观调控需要适度弹性

  如果11%左右的增长速度在近期内是可持续的,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心就可能会得到缓解,这对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如果外部经济环境良好,经济可能以高于长期增长趋势的速度增长,较快的增长可能并不必然代表经济过热。

  其次,目前3%的通胀目标可能可以根据新的超趋势增长作出向上的适当修正。

  第三,可能可以调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的目标,使之更适合高速的增长。

  第四,银行信贷及投资的增长可能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政策制定者在设定宏观调控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动态变化,保持适度的政策弹性,而更有弹性的宏观政策体系有利于降低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从中期来看,启动消费以纠正国内扭曲的结构能够逐步减少中国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实现经济的平滑增长。

  作者为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济学家,本文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的意见。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