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很多投资者想出去做“世界的股东”,他们说中国已成功的发展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制造生产链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将由单一的世界工厂的角色,朝世界市场转变,当然也必然包括资本市场,由劳动生产模式转变为资本收益模式,在全球市场寻求投资机会,做世界的股东,何乐而不为呢?
本报记者 易非 深圳报道
1985年9月中旬,全球最佳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开始了一趟旋风般的欧洲之旅:先去瑞典拜访了伊莱格斯、爱立信、沃尔沃等上市公司,然后又去挪威参观了挪威数码、挪威水电,在德国又调研了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顿银行、拜尔。
我们国内的基金经理接下来也将尝试这种万里征程。在最近一周,基金QDII资格连批南方、华夏、嘉实基金公司三家,他们的产品最迟将在两个月内漂洋出海,同时还有近20家基金公司希望挤上QDII这班海船。他们将为中国的投资者挖到海外的哪些宝藏?
拿什么来吸引你?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QDII作为扩大外币资金出路的战略举措,被当局寄予厚望。但前期推出的银行QDII,情况并不理想,某只银行QDII甚至成立半年就黯然退场。这与其投资局限于定息低收益产品,不能直接投资股票及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品,导致收益率不高有关。5月11日后,银监会允许银行系QDII投资渠道放宽至股票,但却只能投资港股,且入市资金不得超过单个理财产品总规模的50%。据统计,截至6月末,银行系QDII产品认购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仅用掉QDII总额度的26%。7月25日,保险系QDII正式启航,它们考虑更多的是保障而不是带有风险的高收益。
“QDII产品英雄气短。”华林证券研究所刘勘所长不客气地批评QDII收益率低,难受欢迎。内地“钱潮”一浪高过一浪,催其入海的担子这一次落在了基金身上。
在专业人士看来,基金的努力就是发挥基金专业化投资的优势,尽量提高QDII产品的吸引力。“在与国内投资者的沟通中发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收益率。”南方基金首只QDII产品拟任基金经理谢伟鸿说。他坦承投资者要求的收益与国际通常要求相比较高,这与A股所处牛市背景分不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很多国内基金的净值增长在60%以上,最好的基金净值增长已经翻倍。
同台竞技,基金信心十足。海外投资机会很多,也会创造很高的收益率。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指数统计,中国过去三年年化收益率是45%,而在海外包括埃及、阿根廷、印尼等国家的投资收益有47%-77%。再把时间段拉长到过去十年,像哥伦比亚等国也有很高的投资回报。对海外市场做投资配置,可以用合理、比较低的投资风险去获得全世界经济成长的收益。
“投资全球化是大势所趋,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日前走高,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全球化投资不仅可以有效分散单个市场的投资风险,而且有助于提高经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回报水平。”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介绍说。
招商证券高级基金分析师王丹妮认为,“基金QDII最适合那些组合投资的基民,因为目前海内外市场资产联动性还不是很强,在组合中加入QDII,有利于规避单一市场风险。”
基金已经整装待发
在南方基金公司谢伟鸿的办公室,除了两台办公电脑以外,还摆着两台引人注目的大屏幕,上面传输着彭博资讯的全球数据,“通过它可以实时监控所有海外股市的情况。”谢介绍说。
有着12年海外投资经历的谢伟鸿曾任职台湾新光证券海外投资部经理,管理日本基金、亚洲基金与全球组合基金。他今年5月来到南方,准备首只QDII成为他与其团队的首要任务。在南方基金与梅隆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中,他们策划出多只QDII产品,但基于国内市场现状,最后推出的是一只追求收益的全球配置基金,主要投资于48个国家的交易所基金以及香港市场的股票。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谢伟鸿说。近两个月来,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除了设计产品、与海外券商研究员深入沟通以外,还做了大量很琐碎的工作,比如完善交易清算系统,很多国家是T+3,需要分别对待,还有汇率转换以及资金的流转等。
国内基金业人士大多对走出去缺乏经验,海外投资绝对是一次强大的挑战,因为它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基金经理将遇到不同的人种在不同的文化、生活习惯下、广泛行业范围下的各种情况,全球上市公司数以万计,同时全天24小时都有交易。谢伟鸿对海外投资却显得驾轻就熟,“在海外投资应该抓住重点,比如对亚太地区应该注重新兴的电子科技公司,对澳洲和加拿大应该注重矿产资源,对美国这样的综合体可能要看得更全面一些。”谢伟鸿期望着在南方第一只QDII产品上继续延续自己以往的优良业绩。基金研究人士断定,在中国基金业走向海外的过程中,请谢伟鸿这样的基金经理回来传帮带应该会成为一种趋势。
据介绍,另外两家获得QDII资格的华夏、嘉实基金管理公司的QDII产品业已成型,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为股票型,投资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嘉实第一个海外投资产品主要投资于在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美国NASDAQ、美国纽约交易所等上市的在中国地区有重要经营活动的上市公司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相关投资人员储备也已经到位。
基民一等二看三通过
基金准备好了,踌躇满志扬帆出海,有关部门也表示了支持,希望QDII产品能够尽量发得大一些,外汇额度审批没有问题。但与他们的热情相比,沉浸在红火牛市、A股黄金十年憧憬的基民们准备好了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基金QDII业务不了解有可能会成为此项业务开展最大的障碍,很多投资者表示决定先观望,看明白再说。而在一些有关QDII的网上调查中,记者也发现相当数量的网民持有这种态度。
另外一些投资者则对QDII业务的收益仍然是心存忧虑,他们认为人民币处于上升通道,换美元去投资,有些划不来,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按照目前的汇率走势,银行系QDII产品面临着大约年化收益率近3%的潜在损失。另外从目前局面看,国内市场的诱惑还是要比国外大,连海外的投资者QFII都抢着进来,为什么自己还要出去呢?
一些感觉敏锐的投资者在仔细甄别此次QDII产品与前期银行QDII产品的区别。一位王先生乐观地告诉记者,他看好此次基金系QDII产品,准备认购加入自己的投资组合。他说,基金系QDII股票投资上限可达100%,远高于银行系QDII,可以充分挖掘海外资产的收益,而且,此次基金系QDII相比于银行系QDII产品30万的认购,门槛大大降低,中小投资者亦可借其坐在家里实现全球化投资的梦想。
面对基民的态度,基金公司早有心理准备,“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对QDII已经完成了产品销售的前期准备,下一步的工作仍然很艰巨,要更好的在这个时机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做好产品的宣传,使首只基金QDII产品募集到相对合适、大一点的规模,为投资人提供更多的盈利机会。”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向记者表示。
QDII的业务注定是一条漫长的路,南方首只QDII产品拟任基金经理谢伟鸿打了个比方,“这几个月内准备QDII产品的过程就像生孩子,我们会好好的呵护他,让其健康成长。”无疑,这个“孩子”的成长关系着中国QDII业务的将来,在某种程度而言,基金QDII已踏上了一条只许胜不许败的不归路。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