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刘占富
内蒙古乌海市是一个新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大支柱产业和煤—电—化,煤—焦—化,煤
—电—高载能的以煤基产业链为主体的工业格局。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乌海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粗放型的初级产品加工,日益紧缺的各种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制约了乌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乌海经济发展如何摆脱“资源丰富—资源开发—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宿命,是当前必须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大力提升和加快乌海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业顶起乌海工业半壁江山
乌海的制造业是依托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几年来紧紧抓住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转移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快本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确立了以煤炭的综合加工、转化利用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并实现了快速发展。
到2006年底,乌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占76.4%,达到133户,总资产258.4亿元。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有26户。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8%,接近1/2。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税金5.5亿元,是乌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年平均就业人员2.9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49.5%,是乌海实现就业的重要市场。
其中,化学工业和炼焦业已成为乌海制造业名副其实的领头羊。2006年,两个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和1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8%、11.3%,占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的28.8%和25.98%。
乌海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乌海制造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有:
(一)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乌海有制造业企业133家,但规模都比较小,产业集中度低,经济关联度差。正因为规模小,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全国和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加大了产品成本,不但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形成以资源换发展,以高能耗、高物耗换取低质量、低效益的恶性循环。
(二) 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
乌海制造业基本处于价值链条的初始地位,有80%以上属于原材料初始加工型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以煤炭为例,只是对采掘出来的原煤进行洗选、炼焦,部分企业还回收粗苯和煤气,而深加工工业基础薄弱。这就限制了乌海制造业的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乌海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壮大。
(三) 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乌海市的制造业中,科技人员和高素质技术工人特别是煤化工专家缺乏,严重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
(四) 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乌海制造业的产品,优质品牌产品很少。现在一些企业之所以还能生存,主要是靠本土的资源、价格等相对优势。这严重影响了乌海制造业产品价值增值的力度。
加快乌海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从乌海工业化的总体进程看,其产业结构正处于由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化转变的过程之中。在未来的发展中,对矿产品的大量需求要求乌海的矿产业在开采、冶炼、加工等方面都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以煤为例,乌海煤炭保有储量为10.43亿吨,按照目前的综合回采率50%、每年开采2500万吨计算,乌海煤炭对工业经济的服务年限约20年左右,“十一五”以后煤炭供应紧缺的形势在所难免。为此建议:
第一,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处于相对劣势的乌海制造业不可能像东部地区那样发展,其关键是集中力量,锁定自己的细分市场。乌海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只有通过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才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振兴。因此,改革乌海科技投入体制,加大对乌海制造业有关学科的科研投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必然会加速乌海制造业的提升和跳跃。
同时,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也要求加快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步伐。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每新创造一万元的GDP能耗不高于1.22吨标准煤,到2010年这个目标的要求是降到0.98吨标准煤。而乌海目前远远高于这个水平,这就需要着力推进制造业的升级换代,重点发展低耗能产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上下功夫。
第二,培育大型制造业或企业集团
可以从两个途径来考虑,一是提升新进入制造业项目的“规模门槛”,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方可进入;二是鼓励现有企业进行并购,通过联合、重组、并购等多种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以发展培育制造业增长点为主攻方向,结合乌海大项目的建设发展大企业,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或集团。
第三,加快培育具有地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大批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集群经济是规模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产业走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从乌海制造业的现状看,有发展产业集群的环境。当这些集群形成的时候,乌海的制造业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四,以信息化带动乌海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从初级产品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跨越,是发展乌海制造业的必由之路。用信息化推动乌海制造业,其主要目的是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市场供应链的各类信息,提高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以及售后服务的流水化作业能力,进而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制造业的工业化,提高制造业企业响应市场的速度,从而达到本地区制造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匹配。
乌海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以原材料加工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工业阶段,正在向深加工阶段转化,这是乌海“十一五”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当中,这为乌海进行传统制造业的改组、改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乌海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乌海制造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