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进 李良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0天之际,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就世博会的筹备情况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世博会在促进上海产业发展、推动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的积极意义,以及园区建设和后续利用等问题作了阐述。
    记者:目前世博会建设中正在推进的主要工作和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周汉民:目前各方还在全力做世博会场地的腾清工作,在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要动迁1.8万户居民,200余家工厂,目前已经完成了60%的腾清工作,争取在今年年底基本腾清,而中国国家馆、主题馆、世博村、会展中心等也已经全面规划并启动了建设工作。此外,上海的轨道交通、越江设施、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也在按时间节点全面推进。如地铁工程,今年年初上海只有五条线共140多公里,年底就将达到200多公里,到2010年,上海的12条轨道交通线路全部建成,总长度将达400公里;上海的两座机场也正在扩建中,预计工程可在年底完成,将来投用后,将达到年输送旅客8000万人次以上。下一步,筹备方的主要工作,就是吸引已经确认参展的国家来上海建馆,该项工作预计明年年初开始启动。总之,此次世博会,希望成为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故其原则是“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
    记者:世博会在2010年后的后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关部门是如何通盘考虑的?
    周汉民:本届世博会的目光,不仅着眼于举办期间的6个月,更聚焦在未来的60年。一些永久性的场馆建筑,将发挥其后续会展作用自不待言,此外,很多重要场馆设施将成为优秀的旅游场所,世博会的绿化带将成为上海市的重要“绿肺”得到保护,园区便捷的交通、流畅的通讯、响亮的国际知名度,都将促使其成为上海优秀的新城区,发展成为上海会展、外事活动的中心,总之,此次世博会规划的原则就是:一次规划,两次开发。
    记者:世博会对上海产业调整,尤其是会展业和物流业上的作用,将体现在哪里?
    周汉民:此次世博会,在会展业方面,一是提高了上海的城市知名度,二是在“建成”环境上,包括打造优良的会展设施和专业的会议人才方面,都有助于上海的借机储备和提升,消除上海目前会展专业性不强、层次较低、国际公认度和人才储备不够的难题。
    在物流业方面,上海一直希望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目前,硬件条件虽已具备,但需要强大的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方面软硬实力的配合,才能将硬件条件转化为成熟的物流中心,上海正好借世博会这一契机,来为国际物流中心的建成进行大练兵,并奠定良好基础。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