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彤刚 北京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新股发行明显提速,共有8家公司成功实施IPO,募集资金185.35亿元,远超过此前的5、6月份。而高盛高华、瑞银等外资主导的证券公司,也在7月实现了首次独立承销A股。
8只新股融资185亿元
7月共有8只新股发行,与6月和5月分别只有3只相比,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不过,除南京银行、西部矿业与宁波银行外,7月发行的其他几只股票均为小盘股。其中,南京银行、西部矿业与宁波银行首发募集资金分别为69.3亿、62亿、41.4亿元,宏达经编、中核钛白、蓉胜超微、高金食品、东华科技融资额分别只有1.47亿、3.35亿、1.73亿、2.74亿、3.36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5月新股融资9.86亿元,6月为156.43亿元。另外,今年1至7月,A股市场已发行新股52只,共募集资金1418.56亿元。
券商承销费进账5亿
7月发行的8只新股,共给券商带来了5.58亿元的承销收入,分别由中信证券、平安证券、宏源证券等7家券商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分享。其中,中信证券因承销南京银行而进账2.16亿元,山西证券、招商证券、宏源证券、平安证券也分别收入承销费1027万、1528万、1736万、165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因承销中核钛白而分得A股投行业务“一杯羹”,收入2036万元。由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其托管的汉唐证券、辽宁证券基础上设立的信达证券公司即将挂牌,业内人士预期,其投行业务未来自然会过渡到新成立的证券公司。
外资券商承销“零突破”
高盛高华、瑞银证券两家由外资实际控制的证券公司首次独立承销A股业务,是7月新股发行中引人瞩目的新现象。
两家公司因承销宁波银行、西部矿业分别收入承销费1.13亿和1.49亿元。这两只新股上市当日分别大涨140.54%和143.62%。
这种“零突破”意味着中国的投行们今后将直面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竞争对手。可以预期,未来这些国际投行“巨鳄”们的中国业绩,会随着A股市场的成长而迅速改写。今年上半年,高盛高华因参与中国平安的IPO,承销规模达到129.53亿元,占IPO融资总额约10%,其承销收入则达到2.04亿元,位列排行榜第五名。
外资背景投行已在中国崭露锋芒,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公开信息显示,北京银行很可能选择高盛作为其IPO上市的承销商之一,招商证券启动IPO后同时也聘请高盛高华与瑞银作为承销商。业内人士分析,高盛、瑞银等外资背景投行的进入,将首先冲击处于国内投行第一梯队的中金、中信、银河等。因为这些投行定位基本相同,都是瞄准高端大项目。
同时,今年下半年,红筹股“海归”有望全面启动,其将成为中外投行争夺的主战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