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左手将价值16亿港元的资产注入吉利汽车(0175.HK)、右手获得13亿股的吉利汽车股权,其个人拥有的吉利汽车股权随之增至37.88亿股。此举虽短期内对李氏个人财富无大影响,但对吉利汽车却意义深远。
    ⊙本报记者 吴琼
    随着核心汽车资产的控制权转入吉利汽车(0175.HK),吉利汽车集团将在香港资本市场实现整体上市。该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经过4年的资本运作,从以资产换壳公司股权到控制壳公司,最终掌控了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其间吉利汽车股价也一路走高:从2005年的 0.3港元升至最近的1.28港元。
    16亿港元换取13亿股
    7月下旬,吉利汽车收购股东吉利汽车集团5大整车资产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
    吉利汽车的重大收购公告显示:5家整车企业(浙江吉利、浙江金刚、浙江陆虎、湖南吉利、上海华普)91%的股权、1家零部件企业(浙江福林国润)100%的股权将被吉利汽车以16亿港元的代价悉数收于麾下。吉利汽车此前仅持有5大整车企业46.81%的股权。
    此次收购,吉利汽车并不需要向6家联营企业的股东支付现金:其中用于四家联营公司44.19%股权的15.54亿港元,以12.8867亿股、每股计1.25港元支付;收购浙江福林国润49%股权的2248万港元,主要用浙江福林国润派发的利息支付。
    吉利汽车的下一步,将是收购兰州吉利的部分股权。如此一来,吉利汽车集团的汽车核心资产控制权均落入吉利汽车手中。这也正是李书福4年前所想。
    李书福左手将价值16亿港元的资产注入吉利汽车(0175.HK)、右手获得13亿股的吉利汽车股权,其个人拥有的吉利汽车股权随之增至37.88亿股。此举虽短期内对李氏个人财富无大影响,但对吉利汽车却意义深远,因为一旦交易成功,吉利汽车正式成为吉利汽车集团核心资产的控制者。此前,尽管吉利汽车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几大联营企业(浙江吉利、浙江金刚、浙江陆虎、上海华普),但却不拥有这些汽车联营公司的控制权。
    “这下子,吉利汽车基本上实现了整体上市。”新华信集团(上海)汽车市场研究服务副总监孙木子说。
    以资产换壳股权
    2003年至2004年底,是吉利汽车整体上市的第一准备阶段。2003年,正为在国内借壳上市焦头烂额的李书福碰到香港壳高手———贺学初,李书福开始考虑在香港借壳上市。但不谙资本市场水性的李书福,对股权置换心存警惕,于是其寻找律师设计了一套完美方案:以合营方式,通过交叉控制,用汽车资产换取香港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继而实现吉利汽车的上市梦;同时又将吉利汽车核心资产的控制权保留在李书福自己手中。
    尽管吉利汽车正式登陆香港证券市场,但李书福的上市之路还需要慢慢走。李书福和贺学初两人,各有权势:因持有PG68%的股份,贺学初等人是吉利汽车的实际控制人;李书福是吉利汽车核心资产———浙江吉利汽车和上海华普国润的最终掌控人,其持股浙江吉利集团72.7%(浙江吉利集团是浙江吉利汽车和上海华普国润的控股股东)。
    李书福拿下PG
    2005年,则是吉利汽车整体上市的第二准备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因为尽管吉利汽车名义上的上市,但李书福并未获得吉利汽车的控制权。
    实际拥有吉利汽车控制权的贺学初准备金蝉脱壳,李书福则急于接手。于是双方开演了一场好戏,贺学初借钱给李书福,让其全额收购PG股权。PG是吉利汽车的控股股东。
    2005年1月11日,吉利汽车公告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集团)将收购公司大股东PG另外68%的股权。且“此项可能进行的收购事项若获落实,则会使吉利集团成为PG的唯一股东,继而触发吉利集团须就本公司全部股份提出全面现金收购建议的责任”。
    吉利汽车此言完全依据香港的有关规定:如果大股东股权变动,任何一方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超过30%,就必须对全体股东进行要约收购。而一旦公众股东悉数出让吉利汽车股份时,吉利汽车就将被吉利集团私有化,从而退市。
    一旦退市,2003年至2005年间李书福的一切努力都打了水漂。但李书福自有妙招———既能获得吉利汽车这个壳的实际控制权,又能不引发退市。此举即为超低价协议收购。
    2005年5月11日,吉利汽车公告称:吉利集团以1.53亿港元、收购PG剩余68%的股份。尽管以PG持股吉利汽车68%、吉利汽车总股本41.2亿股计算,李书福每股出资仅为0.09港元。而交易时,吉利汽车市价0.46港元。因而,该全面要约基本上未获得流通股东的响应。
    全身而退的贺学初淡淡地对记者表示:“吉利集团为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牺牲了部分资产溢价,因此,在吉利集团收购PG股权时,作价较净资产折让,可理解为一种补偿。”
    贺学初以低价、慷慨借钱退出的方式,令李书福”实至名归“地掌控了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
(来源:上海证券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