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揭秘中国私募基金:几度沉浮 仍游走于灰色地带

   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证券投资首次超过居民储蓄,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老百姓金融资产开始大搬家,一个全民投资的新时代正在到来,而一个低调而神秘的群体也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私募基金。

论坛:大象起舞 疯狂何时休

  目前,国内对私募基金还没有非常准确的定义,一般就是指那些不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的集合投资,由于没有明确的法规和部门对他们进行监管,一直以来,大量私募基金游走在灰色地带,不过,在深圳上海等地,也有一些私募基金逐渐回到阳光之下。

  阳光私募跟投资者利益捆绑紧密

  深圳市明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深圳最早走向阳光化的私募基金之一,董事长刘明达在2005年就与深圳国际投资公司合作,推出了“明达证券信托投资基金”。投资者就像购买公募基金一样购买信托产品,所有的钱集中到一个银行账户,由信托公司和银行来监管这笔资金的,令记者奇怪的是,已经阳光化的明达公司里,竟然找不到一个操盘手。

  深圳明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刘明达:“我们发出交易指令,由信托公司有专门的人来操作。”

  在过去还处于地下状态的时候,买卖股票完全由明达公司自行决定,现在,以这种发行私募信托产品的方式,明达公司成为了投资顾问,投资决策方案、交易决策指令和基础研究由明达公司完成,而具体交易和风险控制都是由信托公司负责。信托公司才是产品的发行主体,刘明达做出买卖股票的决定后,必须由信托公司的操盘人执行。

  刘明达:“我们提前要把我们股票池里的股票报送给信托公司,而且也有10%的持股比例的规定,对一家股票的持有不能超过5%,ST股票是严禁买卖的。”

  这种证券信托投资基金,跟那些没有任何监管方的地下私募相比,引入了监管方,并有相关规定的约束,透明度有所提高,被通俗地叫做阳光私募,与公募基金相比,它的发行要求不如公募基金严格,也不必像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详细的投资组合,一般只需要半年或一年内私下公布投资组合就可以,所以它的投资仍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隐蔽性。那么阳光化的私募基金,收益到底如何?

  从2005年11月发行到2007年6月30日计算,明达一期的总回报率为232.57%,同期上证指数增幅为243.95%,而明达二期和三期都是接近同期指数,而这样的业绩,在已经发行产品的阳光私募里已经是表现出色的了,事实上,按照信托产品计划,私募基金公司大约可以分享投资收益的20%,阳光私募和地下私募一样都天然地追求绝对收益,那么,为什么阳光化的私募基金,并不像地下私募那样能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好几倍的暴利呢?

  记者:“如果这里的某一笔资金,投资者挣了一百万的话,其中有20万是你们的。”

  刘明达:“基本上这样的。”

  记者:“这样就证明你们的利益是分半。”

  刘明达:“没错,你可以想这样,难道我们不希望使得这个暴利吗,但是这个暴利,它意味着风险,所以我们实际上,每做个投资都是如履薄冰的。”

  记者:“如履薄冰。”

  刘明达:“对,特别是在这个四千点上面。”

  跟地下私募基金不同的是,阳光私募基金中,私募基金公司所持有的投资份额必须占到总资金量的10%,而且如果出现一定程度亏损,信托公司会按规定来强行平仓,所以,阳光私募跟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得更紧,大部分阳光私募的负责人在追求绝对收益和防范风险之间往往把风险放在了第一位。

  刘明达:“2季度大幅减仓,从我们分析来说是做一个应该做的事情,收益率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能因为短期收益率低觉得无法应对。”

  在"530"暴跌之前,明达公司的持仓量只有30%,这自然大大影响投资收益率,而跟一些表现突出公募基金相比,今年上半年以来阳光私募的收益水平明显落后,对于市场种种有关阳光私募投资能力的质疑,刘明达并没有感到太大压力。

  刘明达:“我想我们始终是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我们才能够弱视这个市场的短期的狂热,经过我们长期的研究和工作,我们知道我们所持有的这些公司,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稳健的回报,而不是说通过投机来获取短期利益。”

  从明达一期产品发售到现在,有的股票明达公司一直持有,从来就没有卖出过,这种情况在公募基金里也是少见的,明达公司长期持有苏宁电器,张裕和贵州茅台等,的确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定的收益,长期以来,刘明达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行业的研究和企业的调研,公司选择的是能够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的企业,对于盘面的变化,刘明达很长时间都不会去看。

  记者:“不看?不需要,只关注公司价值?”

  刘明达:“我不是说我们完全做到了,这只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很多人20买进,22卖出,或者更高,他没有想到提供这样一个增值的动力来自哪里,真正有效的内在动力是来自公司提供给你的内在价值,公司给你带来的现金流,但是大部分的时候,大家只想到股票差价58.33当这个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十几万亿的市值通过短期的资金炒作是不可能持续的,实践证明,这种差价为核心,必然进入一个巨大的风险陷阱,就好像一个空中楼阁,突然把梯子撤掉,你摔下去了,没有人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来。”

  尽管没有超额的利润,明达三期产品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发售完毕,而且门槛从一期产品的每份50万提高到了现在的300万,显然,阳光私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比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那么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他们为什么愿意长期持有并没有暴利的投资产品呢?记者在明达公司见到一位投资者,他连续购买了明达的两期产品。

  投资人:“我不需要什么好几倍的收益,我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我的女儿将来到国外读大学,我就希望这笔钱能够保值增值,他们公司我们也做过很多了解,一直是很稳的。”

  1

   智能化交易系统“自动”交易

  刘明达的私募基金通过信托方式,获得了合法身份。据保守估计,沪深股市上的私募基金规模现在已经超过了一万亿元,但是像这样转为信托投资基金的,目前只有100亿元左右,还有大量私募基金现在以工作室、投资管理公司等面目存在,尽管它们身份模糊,不过经历了股市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潮起潮落,已经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类私募基金的生存状态。

  在北京东郊的一个住宅楼里,记者见到了几位私募基金经理,就是在这几间看似普通的房间,几千万的资金在这里进出,在走廊尽头的这间房里,一位基金经理正在通过MSN发出交易指令。

  邝经理:“收了盘以后下达交易指令,就按照昨天给的指令交易,中途不沟通,我就观察盘面。”

  尽管每天都在跟对方沟通,但是邝经理并不知道交易员在哪里,他们甚至没有见过对方,这是只有公司的高层才掌握的机密,这种情形给私募基金的运作增加了几分神秘感,而在另一间房间里,记者见到了一位与邝经理操作方式完全不同的梁经理,在他的电脑前,一些闻所未闻的股票名称一下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新月股,要求当天立马涨停,立马出货,选出三个股票,有两个是当天就涨停的。”

  这是梁经理开发的智能化交易系统,据他介绍,每天系统会自动搜索和分类股票,在输入客户的资金帐号和资金量后,系统会按照要求自动完成所有的买卖,记者注意到,有的股票被系统自动标注了金币的符号,这是属于梁经理最近开发出来的新月股品种。

  梁经理:“比如说7月17日莱茵置业,这里有一个金币符号,看这里买进去,这两天就是百分之十几了,联合化纤,看7月16日,提示,五天,50%,一般它连个涨停就卖掉,新月是这样的特性,基本上全自动,从开盘到完成,然后关机。”

  记者:“那它都干了你干什么?”

  梁经理:“我的作用就是编程,把资金输进去。”

  在梁经理的书桌前,摆放着各种计算机专业书籍,据梁经理介绍,为了开发这套系统,他已经投入了10年的精力,这套系统现在已经能够根据记忆中的各种经验自动成长和升级。

  梁经理:“一只股票是连续涨停的,但是电脑没有抓出来,这种表现形式是以前没有的,它就往里面加经验,形成一个新的经验库,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它就会把这种股票抓出来。”

  更让梁经理得意的是,这套系统对大盘走势的分析已经有了较高的精确度,为了验证梁经理的说法,记者请梁经理展示从5.30以来系统对大盘几次局部的顶部和底部的提示。

  梁经理:“0是大盘的买进信号,9就是观望,1是卖出,这是对应它的日期,比如这一次上行的行情,6月5日提示买进,其实六月4日就出现了多空交替,6月5日就提示买进,到6月18号都是买进。”

  记者:“那5.30 暴跌的时候它有没有让卖?”

  梁经理:“看一下,正好在这里,已经提前告诉你了,5月25日已经告诉你了,逐步卖出股票。”

  虽然梁经理对这套系统非常有信心,但是他同时也告诉记者,经过测试,系统的准确率目前是95%,如果有一次系统失误,而资金量又非常巨大的话,后果可想而知,因此,他还在努力地改善这套系统。

  处在监管的灰色地带的私募基金

  为了把自己的私募基金打造成赚钱机器,梁经理投入很大精力,开发出一套炒股软件,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私募基金经理们都非常低调,在采访前,他们就一再要求隐去他们的图像,看来,对自己这种尴尬的身份,他们还存在不少疑虑,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推动他们从事这份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工作呢?

  在北京西三旗的一个别墅中,记者见到另一位以期货买卖为主的私募基金经理巴索,记者来到他的办公室的时候,看到一群操盘手正在按照预先给出的买卖计划下单。

  操盘手:“根据程序给出的信号来买卖,这个红色的就是买。”

  巴索:“你过来看,这个红箭头,早上开盘就在这里买了,投资十万在这里已经赚了2万,我们先挣这一段,箭头向下后卖出,等我们赚完这段再来做这里一段,等于我们做两笔,这个浮动盈利,我们握得长线单,很多盈利都不出,今天赚了6万是打短线,而这个是我们握了不只一天的,长中短结合,今天一天之内赚了超过200万。”

  操盘手所使用的期货买卖软件,就是这位私募基金经理巴索开发出来的,在巴索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一个装有超过30多套操作软件的电脑,巴索会根据行情特点安排操盘手使用不同的软件,而它们都是巴索根据十多年的操作经验自己编制的。

  巴索:“比如人工看到2000的时候可能就出来,8000到2000再到9000,很多人都受不了,任何一个时候都可能出来,像程序,就能一直拿着,程序也有缺点,没有行情,它以为有就进去,没有涨浪费时间,来回赔小钱,就要人工去避开。”

  在自己研发的这些软件的帮助下,巴索今年以来的利润率惊人,记者在巴索的办公室看到了几份交割单,这是他为自己的亲戚买卖期货的交易记录。

  巴索:“06年5月份70万,今年985万,几个客户的交易单今年到现在,低于2倍的客户没有,100到300这样,最高是六倍。”

  现在,巴索除了帮助亲戚,对客户只接500万以上的单,那么对于高额的收益回报,私募基金经理们能获得其中的多少呢?

  “受益时可以分享的,作为个人,你能透露?”

  “5%左右?”

  “不只吧,不好说,有是有的。”

  尽管记者没有得到正面回答,但是,通过接着调查了解到,地下私募基金行内的做法是资金完全由投资人投入,在不承诺保底的情况下,私募基金可以获得投资收益的30%,至于私募基金经理可以分到多少,则按私募基金经理的业绩情况再分配,比例和方式都非常灵活。这显然给私募基金经理带来了很大的获利动力,同时,地下私募基金不存在公开的报表,持股比例等约束性的规定,私募基金经理完全可以依照个人的投资风格、灵活的操作手法获利,一些私募基金的确给客户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是,偏好风险也意味着有必须足够的承担风险的能力,即便是巴索在目前的市场取得了这么高的收益,他也并不是一位常胜将军。

  2

   “九几年的时候是亏损的,我自己还赔光过。”

  应该说,私募基金和公开发行的投资基金相比,不存在公开报表、公布持股比例等约束性的规定,私募基金的经理完全可以依照个人的投资风格去进行投资组合,操作空间更灵活,手法更丰富,在不少时候也的确能给客户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大多数私募基金毕竟还处在监管的灰色地带,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如果贸然参与,投资者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打开网站,会发现形形色色的私募基金广告,有的承诺保底,或者以高额的回报吸引普通投资人,这样的私募基金存在巨大的诚信和资产管理能力的风险,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以私募基金的名义进行诈骗的“假私募”的现象,记者随机拨通了几家网上夸张宣传的私募基金的电话。

  “肯定保证你赚钱啦,过几天就告诉你一只股票,保证涨,先给你一点甜头吃,我们都是有内幕消息的,你把你的资金帐号和密码告诉我们,我们来替你操作。”

  在各种方式中,最普遍的就是这种委托理财的方式,投资人告诉对方资金帐号和密码,由于对方并不知道银行密码,赚了钱给不给对方,似乎主动权在投资人,但是其中蕴含着普通人不知道的巨大风险,那么,投资于这些地下私募,到底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呢,为此,记者找到了《证券基金法》的首任起草工作组组长王连洲教授。

  《证券基金法》的首任起草工作组组长王连洲:“两个风险,一个是法律层面的风险,我国基金发行的主体只能是金融机构,而这样的私募基金没有合法的投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出现了纠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除了法律风险,王连洲还特别提到了地下私募存在的道德风险,在没有任何监管机构的情况下,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地下私募也存在侵害投资者的利益的可能。

  王连洲:“它掌管很多帐户,拿这些钱反复进出,券商那边可以给他好处,另外,他这边出货把你的钱拿去接庄,这也不是没有的,前几年,银广夏,亿安科技,不就是这样吗,那些私募全都灰飞烟灭了,还有跳楼的。”

  尽管地下私募里,也有一部份力求规范发展的私募基金,在公司管理,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但是,只有在法律允许和保护的条件下,投资人权益才可能真正的得到保障,因此,王连洲教授对投资人做出了建议。

  半小时观察

  私募基金曾经以凶悍的操作手法在二级市场翻江倒海,一度名声不佳。但随着证券市场逐渐规范和发展,私募基金几度沉浮和改良之后,开始逐渐被市场所接受。人们发现,在二级市场运作上,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基金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和决策模式,这也决定了私募基金成为一只活跃市场的重要力量。在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应该看到,让私募基金合法化,不仅能更好的保护投资人的权益,也能更有效的调动它所聚集的庞大社会资源,更好的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对中国经济有利无害。

  目前,私募基金阳光化的主要途径是和信托公司合作开发信托产品。但相对于私募基金庞大的数量和资金量,这条道路显然还是显得有些狭窄,更多的私募基金还处于一种原生态的状态,从筹资到运作再到分红,还在采用一种非公开的民间合作方式,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这中间蕴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彻底地把私募基金纳入到规范化的轨道上来,这道难题现在正等着监管部门用高超的智慧来破解。(主编:张凯华;记者:付豫;摄像:樊金峰刘勋)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明达 | 梁经理 | 巴索 | 邝经理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