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年底前将完成交通拥挤区域车辆收费系统的技术方案论证,并择机出台,有可能成为我国首个征收“交通拥挤费”的城市。
“交通拥挤费”的开征,把缓解行车难的着眼点从单一的路况转为与控车并行,具有突破性意义。
目前的交通政策,人为地降低了汽车的消费成本,助长了汽车拥有量的过快增长和无限制地上路,成为交通拥堵的主要源头之一。车辆购置后,制约出行频率和路途远近的,主要是出行费用的高低。西方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比我们高得多,但私车出行的通常只占两成,70%~80%都是选择公交出行,因为私车出行的成本昂贵;我国“有车人”选择公交出行的不足两成,是因为出行成本在多种政策干预下,大大低于其应付的实际成本。
以停车和收费为例,在居民密集、地价高昂的城区,停车场的稀少和停车费的趋高是正常的,停车难也是必然的。广州城区汽车泊位缺口高达三四十万个,保有量每日还以几百辆递增,要让每辆汽车都有合法的可泊之地,意味着泊位要比现在增加一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去年在深圳召开的第五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生态样板”的美国伯克利(属加利福尼亚),把公交密集区和中心住宅区少建甚至不建停车场,弱化机动车和鼓励使用自行车,推动公共交通发展,作为“生态城市”的重要措施。我国以“生态型”为目标的城市多达135个,然而都是把在车辆保有量高速增长下的“停车难”视为问题来解决。然而“解决停车难”大有过度解读而被视为合法的倾向。这使停车成本的相当部分,转嫁到社会公众和“无车人”身上,导致车辆的过度使用,加剧交通拥塞。
购车时无须考虑车辆是否有栖身之地,出行时也无须担心停车的困难和费用的昂贵,成本如此低廉,以致有人连日常买菜也要开车上路。因此,如果不把过低的车辆消费成本厘正,任凭怎样的修路扩容也是枉然。
摘自《羊城晚报》,本报有删节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