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毕业生就业旺季,可招聘单位给大学毕业生开出的起薪多在1000元以下。沈阳大学新闻系王君义算了笔账,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一般要投入15万元,大学生薪酬偏低,意味着投资得不到回报,“能不能为毕业生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沈阳今报》8月15日)
在文凭成本越来越高、物价水平不断攀升的现实语境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酬低问题更加扎人眼球。
但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个主意有点搞笑。眼下各地政府都制定有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最低标准,可不是光针对农民工的,而是针对所有劳动者的。大学毕业生尽管比农民工的知识层次高,可也是普通劳动者,身份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凭什么要被特殊对待,要单独为他们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
呼吁为大学毕业生群体单独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其背后的潜意识仍然是,把大学毕业生看成精英人群,而没有把他们看成普通劳动者,总觉得大学毕业生应高人一筹,政府应该给予特殊优待。这种认识很有害。当然,大学生比起农民工来,之前进行了较多的智力投资,有个投资能否得到回报的问题。但很显然,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是不会替你考虑这个问题的,他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投资”(开出的薪酬)将来能否得到回报,录用的人才是否“物有所值”。
眼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酬低,是市场决定的,没法人为强行扭转。试图以一个大学生最低工资标准来扭转这一现象,其结果无非是,大学毕业生由于身价上涨而更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用人单位更趋向录用那些学历低的人才,而放弃录用大学毕业生,这和某种商品涨价导致其销售量减少是一个道理。即是说,如果为大学毕业生制定一个更高的工资标准,抬高他们的身价,只会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这显然不是大学毕业生愿意看到的结果。
为大学毕业生单独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与之前一些大学毕业生自发结成“薪酬联盟”其实是一码事。“薪酬联盟”土崩瓦解了,说明此路不通。看来,要想提高大学毕业生身价,让他们的投资得到回报,在人才市场上“顶牛”是没有用的,根本之策还是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并想办法把虚高的人才培养成本降下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