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CPI达到12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不久,就传出用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1.55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发行近日获批的消息,这不是偶然的。据称,第一期6000亿元(或称8500亿)额度可望近期发行。
货币投放量大增与信贷投资高烧,使得特别国债的发行步骤迅速提前,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围绕着特别国债的种种非议与争论。
自去年以来,央行累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九次、加息五次,且频繁地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等对冲手段以收缩银根,但流动性不仅没有收缩反而有所加剧。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到2007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8%,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1.54和1.4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94%,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3.46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虽然仍在央行可控的范围内,但货币流动性在收缩之后创出新高,不能不说是以往收缩政策的失败。
与此同时,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7月贷款增加2314亿元,为历年同期新高。而6月末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3%,可见仍有大笔放贷的能力。从加息、上调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到窗口指导,这些手段在流动性面前一一失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制度使得央行在收紧流动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增加流动性,并且,随着金融市场化的推进,行政控制手段有效性日益削弱,一手关闸一手开闸,央行左右为难,收缩效果不彰在情理之中。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间接承认了这一点。央行直言,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应加快落实以消费需求为主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调整外资优惠、市场开放、扩大进口等一揽子结构性调整措施,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步伐。
种种数据迫使决策层不得不拿出最新创制的压箱底的调控手段,发行特别国债。相比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言,特别国债才是短期内收缩货币流动性的巨斧。其可以向特定银行进行惩罚性定向增发、以及发行量与利率可以随市场调节以减少成本等等便利条件,使得央行在发行票据之外,又多了一个趁手的工具。
如果6000亿特别国债发行实行定向爆破,那么,会对信贷、投资、债券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等方面均产生影响,相比而言,对前者的影响更为直接,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仅间接,有可能是反向的,因为发行特别国债从根本上来说,证实了流动性充裕的现实,融资成本的增加与通胀并存的局面,可能加速资金向资本市场流动,体现在银行方面,就是今后不仅存款减少,活期存款还会继续增加。
发行6000亿特别国债确实可以解目前CPI急升与流动性泛滥的燃眉之急,接下来还有9500亿。但再大的额度也有用完的时候,而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却在加速增长,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达1125亿美元,同比多增51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以有限回收数额回击无限增长的流动性,恐怕难以持久,除非特别国债的模式永续不断,但这在十年后将产生严重后果。货币回收了之后并非销毁,到时候还要释放的。打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将老虎赶进笼,到时候还得放出笼,并且老虎还不止一只。很自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以后怎么办?
发行特别国债并没有改变基础货币的形成机制,相当于把央行持有的多余外汇储备转化为其他官方机构持有外汇资产,而结汇发行基础货币而产生的流动性过剩的格局,不会因此而改观。从目前来看,重大改变是外储的管理者发生了部分变更,外汇投资的方向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并且,我们赶上了国际上这一拨国家投资基金的世界潮流。
从根本上看,特别国债重大意义不应该是救急,而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通过特别国债的公开市场交易,尽快实现欧美式的公开市场债券操作,以实现利率市场化;通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实现汇率较大的波动,最终实现汇率的市场化。如果这两个目标无法达成,那么,即使发行3万亿特别国债,恐怕用处也不过是将流动性风险暂时延后而已。
为了实现这两个主攻目标,央行有必要改变目前维持高利差让银行坐享厚利的逆向激励措施,同时,给予银行更多的自主权,减少动辄下命令的铁腕窗口指导的行政举措,这对于中国金融体制、央行与商业银行都提出了挑战。但要根治疾患,舍此别无他法。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