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直通车”尚未开出,港股已然炒得“天翻地覆”,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不仅收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造成的失地,更分别创出历史新高。“港股直通车”政策8月20日宣布后的短短六个交易日,恒指急升近3200点,升幅逾15%;国企指数狂涨3000点,暴升逾27%。
憧憬内地资金大量涌入,港股大幅上扬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港股曾跟随美欧及周边股市大跌数日,8月20日上午上涨数百点后维持横盘。20日中午传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在天津滨海地区进行试点,允许内地居民以自有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投资海外证券市场,初期首选香港。当日下午开盘后,港股升势急剧扩大,恒生指数与国企指数升幅分别高达5.93%和8.74%,均以接近全日最高点收市。
连涨数个交易日后,因憧憬内地资金即将到位,港股27日再次大幅上扬,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报收23577.73点和13990点,均创出盘中及收市新高;全日总成交额高达1263亿港元,创最高成交额纪录。30日,恒生指数上涨463.94点,涨幅为2.02%。
短短几个交易日,港股不仅收复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失地,更创出历史新高,原因无他,就是憧憬内地资金大量涌入。面对内地资金“泄洪”,摩根斯坦利、瑞信等外资大行都不敢怠慢,纷纷将港股投资评级调高至“增持”。里昂证券索性以“资金海啸”为题,呼吁客户把握这次来自内地“泄洪”引发的“巨浪”。里昂分析员蒂姆麦克纳称,未来数以百万计认为股价只升不跌的内地“初哥”散户将涌到香港,扫入与A股有很大差价的H股。
高盛预期,到2010年流入港股的内地散户资金可高达1500亿美元(约合1.17万亿港元);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刘炜估计,“港股直通车”带来的资金可高达2400亿美元(约1.87万亿港元)。
为应对“港股直通车”可能带来的惊人成交额,港交所董事会已通过额外增拨1300万港元,将交易系统容量从每日可处理150万宗交易提升至400万宗交易。此外,港交所还将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向内地股民发放港股资讯。
香港媒体赴内地实地了解“港股直通车”
《明报》记者24日在天津以投资者身份测试开户过程并完成开户手续。记者在理财中心仅出示内地身份证即可办理申请,需要填写及签署的表格共四份。在填妥表格后,记者直接在中心开设了个人专属的港股资金户口。客户经理表示,虽然暂定的资金是10万港元以上,但资金只需在进行港股操作前到位即可。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28日到天津了解内地开户者投资港股的态度。接受访问的股民大多表示看好港股,准备投入较多资金,金额由数十万港元至数百万港元,但对投资风险的看法各异。
从湖北武汉专程赶到天津开户的郑先生认为,港股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程度高,他希望中行能够及时提供国际股市的重要信息。从北京来的秦小姐则表示,H股的波动难以把握,但她在银行看到参与者这样踊跃后安心不少。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港股比A股安全可靠。山东的王先生自称是价值投资者,不在乎港股短期随国际形势波动,相信机制成熟完善的港股市场能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秦皇岛的张女士则表示,A股有泡沫风险,港股市盈率较低,其安全性正是主要考虑因素。
港报称多家银行争相申请开办“港股直通车”
多家香港报纸报道说,中国银行率先获批开办“港股直通车”后,多家银行都表示有兴趣。据悉,总部设在上海的交通银行已申请其北京分行作为试点,通过在香港的交银国际处理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市场还盛传,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可能分别与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合作开办“港股直通车”,并已提出申请,分别将上海和深圳作为试点城市。
有分析认为,银行争相申请开办“港股直通车”,主要希望吸引内地的高端客户。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佘闵华认为,有意愿直接投资港股的个人客户通常都是银行所定义的中高端客户,故银行为吸引这些“豪客”,争夺战况激烈是必然的。中银国际执行副总裁谢涌海表示,银行针对的是高端客户,目的是从“地下钱庄”抢回代理港股买卖的生意。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黄仲文也表示,内地居民开户设有最少10万港元结余的门槛,代理港股买卖几乎就是留住高端客户的必备条件,难怪银行“寸土不让”。
AH股差价已然收窄,H股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内地投资者最熟悉的还是H股。中银国际26日在港举办投资讲座,挤得水泄不通。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黄仲文表示,内地投资者第一时间想买的不会是大蓝筹,而是他们熟悉的国企股,两年后国企指数将逼近恒生指数。
摩根斯坦利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未在A股上市的中资蓝筹股以及与A股差价大的H股,最受惠于“港股直通车”。汇丰银行地区首席经济师梁兆基认为,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熟悉的股票一定是投资首选,如此一来,价格较低的H股自然受到青睐,间接令AH股差价收窄。
然而,在国企指数几个交易日内暴涨近30%并创出历史新高后,大多数市场人士对H股的上涨空间已不太乐观。瑞信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认为,H股现况与2001年B股表现相似,或许会步B股后尘,出现价值高估的问题。他担心H股急升后会有更大调整。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刘炜认为,国企指数创新高,加上外围次贷阴霾仍在,国企股短期将有较大波动。大和总研中国研究部主管范均明表示,投资者盲目炒作“北水南调”概念和AH股差价,已令H股风险过高。
对于整个港股的风险也不得不防。中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韧表示,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未解决,港股仍有潜在危机,但不致于出现灾难性局面。新鸿基金融集团策略师彭伟新认为,如次贷问题进一步恶化,将会再次拖累港股。
香港业界和媒体提醒内地股民留意风险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提醒内地投资者,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有不同之处,例如允许“卖空”、不设涨跌幅限制等,这些可能构成内地股民的市场风险。
《信报》的一篇社评说,当大批内地股民来港投资时,香港证监会如何确保他们不会受骗,不会受错误的信息误导,令他们可以在一个公平、透明而有效率的市场进行投资,是维护香港金融市场声誉的要务。
《香港经济日报》的一篇社评说,在“港股直通车”的无限憧憬下,短期内港股牛气势不可挡。但投资者必须留意,港股泡沫愈盛,国际大鳄愈有机会狠沽大赚,泡沫爆破伤的将是香港与内地小股民。社评认为,国际资金尤其大鳄并非只有勇字的股民,而是胆大心细手段狠的老手,既着重短期趋势,也关注基本因素,并往往窥伺金融市场严重失衡,借机谋取厚利。当港股愈升愈高,离基本因素愈远危险就愈大,伺机择肥而噬的国际大鳄很可能不但高位沽货,更会大手沽空,务求踩破港股泡沫而赢取巨利。
《香港经济日报》的另一篇社评说,以市盈率而言,上证综指比港股恒指高出两倍多,比港股国企股指数高出一倍有余,何以港股风险竟比内地股市还高?其一,内地投资者的“内功”未接轨国际。港股是市场主导,投资者须研究企业、行业以至国际市场走势,更要懂分散风险。此外,港股走势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内地居民投资港股便须密切留意国际动向。其二,内地投资者“耳目”不灵。投资市场随信息波动,近日港股屡屡一日内走势大起大落便是明证。但目前内地投资者难与国际同步接收信息,在投资港股上落入不利形势。
《东方日报》的评论说,港股这一个多星期的升幅显然是资金“偷步入市”的结果。令人忧心的是,从港股近日表现所见,散户投资者似已逐渐失控。若投资者以为港股有“北水”概念撑腰就可长盛不衰,则非常危险,只会助长更多泡沫。此外,外围因素变数太多,如果出现突变,港股市场会随时成为外资机构大户抽资应急的“提款机”。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