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工贸易正在经历一场大变,出口退税率多次调整,加工贸易紧缩政策频出。继8月23日“第44号公告”正式实施,将1800种商品列入出口限制类后,近日,商务部有关官员更是透露,今年内,中国可能还会出台一部分禁止类和限制类加工贸易目录。
转移还是转型,这是加工贸易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痛苦而紧迫的选择。记者昨日(6日)采访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三来一补”企业正试图转型为外资独资企业以获得内销权。但转型也并非易事,首先,缺乏国内市场开拓能力便是这些企业改做内销的第一道门槛。
新政影响:3成港商拟迁离珠三角但成本过大并非易事
8月底实施的政府“第44号公告”,除了将1800种商品列入出口限制类外,还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这无疑加剧了企业现金周转难度。“我们估算了一下,新政策实施后,每年约有6000万元的保证金负担。”昨日,番禺启新针织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许地高在接受采访时一脸忧郁。
不过,国家在此次新政中仍留有余地,即给予东西部地区一定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为了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事实上,珠三角的港资企业早已出现了转移的趋势,而政策因素可能加快港商的转移。香港贸发局有关人士称,过去几年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生产线迁往生产成本较低的广东山区及两翼地区,甚至湖南、江西等内陆省份。据贸发局对在珠三角有生产的港商进行调查,发现37.3%的企业已有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线迁离珠三角。
香港多间商会的负责人通过行业调查后也指出,加工贸易新政实施后,会有近万家香港工厂可能会搬迁到东南亚,特别是越南。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转移终非易事。观澜某玩具厂负责人薛先生称,“搬厂,除了资金压力外,中西部营商环境、产业配套与东部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运豪集团负责人陈长有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担心,他说转移对于企业来说并非是好的出路。
谋求出路:“三来一补”转独资 获内销外贸权
如果不搬厂,另外一条路便是转型。根据“第44号公告”,此前已成承接过加工贸易委托加工业务、且不具有外贸权的东部地区生产企业,须在规定时间内转型为具有外贸权的企业,否则不予受理其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申请。
“也就是说,我们"三来一补"企业要继续生存,只有转型这一条路。”薛先生表示,因此,目前正在考虑将工厂转为外资独资,改变以往来料加工收取加工费的形式。
实际上,对于“三来一补”企业,转型的更大魅力在于内销权。虎门大宁村的富士高电业制品厂负责人谭炳基称,人民币不断升值,给企业出口带来很大压力。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需求日渐庞大,看着这样的香馍馍,作为“三来一补”企业的富士高电业厂却没有内销权。
安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给时报记者提供这样一组数据,去年以来,该公司已为300多家“三来一补”企业转为独资。“我们明显感觉到,国家降顺差的政策调整以来,转独资的企业有所增加,以往10家咨询的企业中大概有1~2家要求转独资,但是现在10家当中会有5~6家提出这样的要求。”
东莞市外经局称,今年以来有684家“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为“三资”。
存在阻碍:出口厂家转内销 没经验也不成熟
事实上,“三来一补”企业转外资独资,已并非新鲜事,但国家政策调整加快了这种变化。广东省外经贸厅加工贸易处副处长汪涛昨日告诉时报记者,中国加入WTO后,废除了外资企业内外销比例限制,便不断有“三来一补”企业谋求转外资。
王涛说,转为独资后,企业便可灵活应用内外两个市场,尤其是在贸易摩擦频生、人民币升值、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下,“转内销”便为企业出口受挫后的另一条出路。
不过,转战内销市场仍有相当大的难度。王涛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三来一补"企业缺乏国内市场开拓能力,此外国内金融体系、诚信体系未完善,欠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习惯成熟的国际金融体系的企业来说,可能难以应付。”
“一家从事生产加工出口多年的工厂,专长是生产,你如何让他们同时兼顾分销网络?”香港贸易发展局邱松鹤也认为,生产出口与销售推广,是两套不同的策略。
薛先生称,上述“三来一补”企业在转型为外资独资企业时,仍存有较大困难,因此,希望政府有“直通车”政策,帮助企业转型。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专责小组的报告则建议,广东省政府可提供“一站式”服务,统筹相关部门,协助企业加快办理转为三资企业的申请。(凌慧珊/信息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