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文清
股市从2005年底起步,一路狂奔至今,靠的是三驾马车: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度提高,而三驾马车共同的核心是“价值重估”。股民乐于挖掘“价值重估”的黑马股,基民也应该转变思路,用“价值重估”的角度挖掘那些还没有被市场广泛关注的基金,如目前规模较小的天弘基金。
首先,天弘基金今年以来的战略性转移具有明显的“重组”色彩,套用一句话,就是天弘基金的“基本面”发生很大变化,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今年,天弘基金将核心业务部门从天津转移到北京,公司内部重要岗位几乎都焕然一新,来自国内基金、银行、保险、券商的各路精英纷纷加盟。基金公司最大、最有效的资产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升级换代必然会在基金业绩中表现出来。公司负责人胡敏就说,天弘基金全新的人才发展战略集中表现为9个字“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据了解,目前天弘基金在人才战略、奖惩体制、软硬环境等方面都做好了充分部署,搭建了一个足以吸引顶级人才的平台。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天弘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只管理一只基金———天弘精选,以公司13个人的投研团队计算,每单位份额的基金包含更高的智力投入,这是大规模基金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也让投资者对其业绩表现多了一份憧憬。
其次,规模不代表业绩。WIND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最好的5只基金,规模基本都在11亿份以内,平均规模为9.6亿份,其中排名第一的邦华泰红利ETF,规模也仅为10.8亿份。而业绩表现最差的5只基金,平均规模达到26.6亿。海内外历史数据也显示,中小盘基金的业绩表现比大盘基金要好,这也是所谓的“小规模效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天弘精选基金近一个月的净值增长率达14.12 %,在所有平衡型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自从公司对投研力量进行加强和新任投资总监童国林上任以来,天弘精选的业绩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在最近单个月的收益上,在同类型基金中,该基金从六月份的第21名,到7月份的第3名,再到8月份的第2名,呈现出明显的稳步的上升势头。去年光大保德信、国联安等基金更换投资总监后,业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现象很有可能在天弘基金身上重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