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俊东 北京报道
9月7日,上证指数下跌2.16%,报收5277.18点,而在多重利空重压下,如此跌幅并不算高。
7月至今,加息、特别国债发行、提高存款准备金、港股直通车,各种利空因素积聚明显透露出监管部门的态度,但这并没有削减基民的投资热情。
9月7日,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大成优选(150002.SZ)首日上市交易,其开盘价为前一日单位净值1.189元,但其高开约4个点,其后一度冲上1.3元,最高涨幅达9.34%,收盘仍上涨6.9%,大成优选成为两市唯一溢价的封基。
大成优选当天成交7.49亿份,而其上市交易份额为36.76亿份,换手率达25%。
“双高”(高溢价和高换手率)从一个侧面反映基民迫切的“投基”心情,实际上,基民的热情并不限于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一场席卷包括高价基金在内的抢购潮正在涌动。
抢基金和抢基民
基民近期的热情只能用疯狂形容。
9月5日,预设50亿上限规模的华夏复兴基金公开募集,仅仅一天即被迫停止申购,其公告称,9月5日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本基金2007年9月5日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9.711426%”。这意味着当日有超过500亿元资金认购华夏复兴基金,其“中签率”也创出基金比例配售新低。
“基金只要有噱头,就立刻会成为基民抢购对象。”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说。拆分基金未拆先售罄的现象便很好解释了“抢购”。
国泰金马稳健基金原定于8月8日拆分,8月7日就已达到80亿元的目标规模;鹏华价值优势基金原定8月15日拆分,8月13日即超过100亿元限定规模。而原定9月11日正式拆分的广发聚丰基金,在9月4日分拆公告后的次日便超过130亿元规模上限,广发聚丰因此暂停日常申购业务。
此前颇受冷落的高价基金,也已成为追逐对象。
“近段时间我们旗下基金的净申购量每天都在增加,估计是市场处于高位,股民发现直接入市赚钱很难,所以转投基金。”上述人士分析。
而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近来基金净申购每天都在加速。
“近两天,我们每天的净申购量都有10亿左右,甚至有些基金暂停申购后会有人通过各种关系找上门来希望"走后门"。”广东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10亿净申购相当于这家基金公司的资产总规模每天增加1%。
火爆的申购也引来基金公司的“抢基民潮”,分红便是基金公司最常使用的吸引基民的法宝。
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以来,短短两个月共约100只基金发布分红预告或公告。
“目前,认为基金分红后如股票一样出现"填权"的投资者非常普遍,因此现在分红是很有效的营销手段。”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说。
基金推动板块独撑市场
随着资产的膨胀,基金推动市场行情再次出现。
牛市以来,去年下半年和今年6月之后,资金都在短期内集中流入基金,特征是蓝筹股一枝独秀。
去年,基金持续营销导致的基金规模快速膨胀,引发金融、地产、钢铁等板块快速上扬,上证指数成功突破2001年创下的2245点历史高点。
今年6月后,基金重掌话语权至今,钢铁、地产、煤炭、金融等基金宣称积极看好的板块成为指数冲破5000点的主导力量。
随着资金继续向基金归集,基金建仓速度明显加快,而持股也出现更加集中的趋势。
刚成立一个月的大成优选的公告,截至8月31日,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总值比例达96.47%。
不但建仓速度惊人,大成优选对重点板块以及个股的集中持有同样惊人,其重仓持有的十大流通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达69.43%。
引人关注的是,大成优选超过70%的基金资产配置在金融保险和金属非金属两大行业。
大成优选的“粗放式投资”和去年下半年的行情出奇相似,当时基金规模膨胀迅速,但另一方面基金被迫要在10个交易日内达到基金合同中规定的仓位要求,因此基金在短期内不惜成本大举买入看好个股,造成股票短期供需失衡而暴涨。
当指数位于5000点高位时,具有合理估值水平的个股本就稀缺,同时散户通过基金入市的资金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这时用最快速度完成对所看好个股的持有,成为新基金的最优选择。
各方面迹象显示,基金已成为市场中唯一的做多力量。
“从上半年资金流动情况看,散户及其支持的共同基金是股市的净买入方,而其余机构以及大、中户则是净卖出方。”博时基金在三季度投资策略中认为。
此外,即使是股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上市公司本身,也选择了做空阵营。
“一个有趣的统计是,前5个月"大小非"净减持份额达43%,与此相关的情况是,上半年上市公司自身积极通过IPO、增发等方式向市场释放出大量股权。这其实反映了身处不同地位的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不同看法,以及各自做出的相应反应。”博时基金上述报告认为。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