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下11年来新高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预测的那样,8月份CPI果然再上一个台阶,同比上涨6.5%,连续两个月刷新1996年以来的新高。业内专家表示,在PPI和CPI双双走高的情况下,市场必定涌现新一轮的通胀预期,央行近期可能还会使出加息的杀手锏。
事实上,在8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之前,管理层便已流露出对此轮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的担忧。上周,央行加密政策出台节奏:特别国债、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三大调控政策鱼贯而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9月10日曾表示,他对国内的通胀状况感到担忧,并强调“对抗通胀是我们的目标”,今后央行可能更多次加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积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之前,他还表示过,当前首要的任务是使实际利率转为正值,央行正在密切关注实际贷款利率为负的问题,并希望见到实际利率转为正值。
对于CPI再创新高后“新的紧缩政策将会出台”成为众多分析人士一致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多次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措施的情况下,通胀水平仍大幅上升,表明此前的措施力度不足,再次出台紧缩性政策已是势在必行。
天相投顾分析师表示,面对8月份高CPI,央行会进一步通过加息来降低全社会通货膨胀,抑制通胀扩散到非食品领域。他认为,在核心价格的推动下,9月份数据仍会继续走高,而且由于翘尾效应,影响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申银万国分析人士也表示,国家将会进一步出台政策控制通货膨胀,这些政策可能包括:加快升值和加快升息。预计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到7.3,升值6%,明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到6.7,升值8%;预计9月份最晚10月份央行将再次加息。除此之外,明年上半年之前央行至少还将加息两次。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央行调控通货膨胀的决心已经很坚决,除了使用利率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外,政府还会继续出台行政手段,比如限价等。目前政府已经在各地对成品油、水、电、气等出台限价政策,鼓励粮食、生猪的生产等。而对于股市运行而言,上述宏观经济形势不会造成股市的大幅度波动。
海通证券高级分析师陈明亮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当局的调控压力增加,进一步的紧缩措施会出台,预计将会对股市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尤其是资金密集性行业。虽然目前影响不会马上呈现,但在效应积累下会有暴露问题的一天,还是值得关注的。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