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央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副总裁冯士栋谈循环经济实践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中国投资》:国投如何理解认识当前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和现状?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国投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集团层面做了哪些周密部署?
冯士栋:国投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深刻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已经把“为社会”的理念深入到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之中。
具体而言,有几个方面:在组织保障上,国投成立了总部、子公司、控股投资企业分级负责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均由一把手任组长;
在决策保障上,国投一贯重视实业投资项目“安、健、环”指标和节能减排指标。从项目投资决策时就把节能措施、环保指标、安全标准等作为决策因素;
在工作机制上,逐渐形成了把安全、节能、环保排放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
在工作手段上,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管理创新、技术改造等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国投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给予财力、机制上的支持,尤其是倡导发展循环经济项目。
从集团层面说,在下一阶段,国投要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创新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理念充分体现在公司第二个五年规划中,抓好组织实施,提高发展质量。
《中国投资》:在当前节能减排实施中,存在经济手段推动力缺乏的情况,在国投内部是如何化解的?在推动二级企业或三级企业的节能减排力度上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冯士栋:首先,节能减排和提高经营效益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满足环保要求而单纯的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确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运行成本,但这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基础贡献,也是投资项目社会效益的基础。
如果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引导、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从经济效益上看,好的节能减排措施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是有利的。如国投海南水泥公司8MW纯余热电站的投入5000万元资金,投入运行后,每年将向社会供电6000万KWH以上,大概收益2000多万元;再如南煤集团投入1300万元,建成了10×500KW的煤层气发电站,年发电量2400万度,年创产值800多万元,既为南煤集团解决了40%的用电量,又消化了10万立方左右的瓦斯气,减少了排放污染。
《中国投资》:国投的主营业务中煤炭、电力、化肥是重要的支柱,同时也是耗能大户,您如何看待国投节能减排前景?
冯士栋:总地来说,对国投节能减排的前景比较乐观。如单从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指标说,近期数据不太好看,但远期乐观。主要是在“十一五”末、“十二五”初,随着风电和雅砻江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的投运,远期指标应当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随着金融和服务业的发展,其产值比例将不断增加,使公司的能耗指标有所下降。
另外,我们对单个实业项目的节能减排很乐观,随着实施专业化管理,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节能减排正在取得成效。
《中国投资》:请您谈一谈国投实施节能减排的效果,实施中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国投将采取何种措施化解?
冯士栋:国投是涉及能源、化肥、交通、金融、咨询服务等多行业的投资控股公司,我们的单个项目与其它相应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的数据相比,项目能耗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并在逐渐下降,但整个公司全口径万元产值能耗却在上升,这是由于结构性原因,使产值、能耗呈不同比例增长的情况造成的。也就是说:单个项目数据在下降,但整个公司的数据在上升。
如2006年我公司的综合能耗为815万吨标准煤,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35.59%;2006年我公司的总产值为209.72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18.09%。 2006年我公司煤炭、电力的产值占全公司总产值的比例为88%,水电和火电的产值比约为3:7,因此国投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困局,主要是火电项目所占比重较大。
为此,我们采取了项目建设过程注重节能措施的实施、企业运营过程加大技术改造、重视水电、风电等绿色电力项目的开发建设等措施。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