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宣布:中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已达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八成以上。短短5年时间,新农合制度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开,2008年将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这一重大举措,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亿万农民健康的高度关切。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9亿农民的健康,是一个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建立新农合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卫生公平。如今,这一制度显著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成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几经起落。20世纪60年代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方针,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有90%的行政村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培养了一大批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这项制度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集体经济的衰落,农村合作医疗迅速瓦解崩溃。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制度,但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担子主要压在了农民自己肩上,结果没有得到广大农民的响应。
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最大特点是,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自愿参加。由政府主导,为农民建立医疗保障制度,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该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大病导致的风险。由于符合农民的愿望和利益,很快形成燎原之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当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农合制度只是一项初级医疗保障制度,而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它还不能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所有问题,与农民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例如,筹资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特别是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效果还不够理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医疗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超过40%,就是灾难性卫生支出。目前,新农合的绝大部分资金,已经用到了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家庭的补助上。但是,仍有很多灾难性卫生支出家庭没有得到解脱。又如,有的地方医疗费用过快上涨,蚕食了政府投入的资金,降低了农民的受益水平。这些都是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对此,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既不能高估成绩,也不能盲目否定。
医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农合制度的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新农合制度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能否办好这件事情,不仅关乎亿万农民的健康,而且关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关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白剑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铭心)